本文部分摘录自
《如何治疗你的拖延症》—— 安阳_小可
很多人都有做事拖延的习惯,更有些人喜欢把自己是拖延症癌症晚期患者这句话挂在嘴边,都已经自称为癌症患者了。可想而知,现代人的拖延症有多严重。的确,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惰性,但是绝对不能因为这些惰性就拖延了我们的生活,摧毁了我们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78590/4cab767e613949ca.jpg)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也仅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并不难。
但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拖延的基础,实际上是对自身很高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如果说完成任务是走过一块一人宽、十米长的厚木板,那么当它放在地面上时,几乎人人都可以轻松地走过。但对结果的高期望则像是将这块木板架到了两座高楼间十层楼高的地方,于是我们会害怕掉下去,即害怕失败或害怕成功,甚至不敢向前迈上一步。而deadline则是身后的一团火,当它离我们足够近时,害怕被烧着的恐惧感战胜了对掉下去的恐惧感,于是我们一下子冲了过去,在deadline前赶完了任务,尽管质量很难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78590/b3159d586482e335.jpg)
更可怕的是,很多拖延的人甚至很享受那种deadline过后突然一下放松的感觉,而且拖延的结果有时反而挺好。这种时候,会在心里表扬自己很有"效率"。同时,长期这样下来,尽管不愿承认,但潜意识里确实觉得自己如果花了很多时间成绩却平平,会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于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再次强化的拖延。
你是否有过今天信誓旦旦说今晚一定要早睡,结果晚上躺在床上微信、微博、知乎反复刷,游戏始终不能退;是否为了自己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早起吃早餐,结果一觉醒来已经是午饭时间;是否为了督促自己坚持学英语单词而打卡朋友圈让小伙伴一起见证,结果坚持不到一个星期再也不见朋友圈里你的打卡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78590/e3648b1108bc45ad.jpg)
拖延症其实分很多种,而我们身边的人包括自己最常见的拖延症状是做事拖拉也就是懒得去做,并随着自己的这个状态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如出现自责情绪并带有负罪感,甚至焦虑然后自我否定。
我们都知道,拖延症对我们的生活有毒有害,那我们要怎么克服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78590/b2163fc2b1798675.jpg)
一、 制定计划——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刚开始实施计划时,切忌给自己太大的任务,造成太大压力,可以制定一些小目标。比如老师布置我们完成毕业论文,想想就头疼,每次想来写时,总是压力很大还很焦虑,感觉写论文的工作量会很大,很难完成,迟迟下不了手,然后一拖再拖。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78590/673ce4d3e9955db0.jpg)
这时候我们可以把任务分解成一个个不大于一个小时工作单位就可以完成的内容。比如今天上午我可以花一个小时仔细构思写好论文的提纲,其他的都不管。到晚上可以再花一个小时与老师讨论或自己查资料思考提纲的合理性,再看需不需要进行提纲的修改。这样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了。
明天的小计划可以是花一个小时来列出需要搜集的资料。明天晚上是不是可以再花一个小时搜集你早上列出的所需搜集资料。后天、大后天以此类推,通过这样把论文的完成分成多个小块,从而增强计划的可执行性,心理压力不会太大,就很容易立即行动执行计划。
二、 学会估算时间——给自己预留时间
很多人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很容易犯一种错误,为了完成更多的任务,总是把任务安排的满满的,不给自己留一点点的空间,这样在精神上也会造成巨大压力,忙完一项就该忙下一项的任务计划了,得不到足够的休息,一看计划表怎么还有那么多任务啊,怎么可能完成的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78590/79daba587de03c61.jpg)
建议每天计划事项所占用的时间不要超过实际可支配时间的60%。比如你的工作时间是八个小时,那么建议你的计划时间不要超过5个小时,因为你也需要休息,需要喝水,需要上厕所,需要与人交谈等等。在足够的时间里做重要的计划,不仅不会有很大的压力,而且比较容易完成,一旦完成了计划,那么你也会很有成就感。
三、切断干扰源——让自己更加专注。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干扰源,例如手机、电脑、网络等,当我们想要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尤其是在做一件很想拖延到明天的事情时,一个他人的短信也许就可以让我们转移注意力,去干其他事情,甚至很难再回到最初的状态。我们要做的就是简化周围所有的干扰源,把所有认为可能会打断我们专注状态的东西全部通通切断。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78590/5249e0c4fcf2edb5.jpg)
我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会断开网络连接,把手机调到静音,找一个独处的环境开始写作,直到写完。这种保持专注的状态很重要,本来磨磨蹭蹭要2个小时做完的事情,我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就搞定了。那么节省的时间我可以用来彻底的放松。这样即完成了任务,又可以好好的休息。
四、不要追求完美——给自己一个低的起点。
有的时候由于我们追求完美的心理在作怪,导致我们还没有开始做一件事情就已经在为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而焦虑,最后结果是我们迟迟不敢开始着手去做,使得任务拖延。
我就是一个有点类似于完美主义者的人,做笔记的时候整天害怕着第一笔写的位置不好看,第一笔写在哪里,是不是在纸张的正中心!其实呢,做笔记的重点是什么?不是为了好看整洁,没有必要给自己这么搞得要求。事实上,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一个很低的起点,例如我要达到一口气做200个俯卧撑,那么我可以第一天只做10个,第二天增加到15个。这样,起点很低,我就更愿意相信自己能够做完并且不会痛苦,我也就敢于开始,而不是只停留在幻想的阶段。我们所拖延的大多数任务,都是因为我们把它想得太难了,太痛苦了,当我们把起点放低,我们会立即去做。用一下Nike的标语“Just do it!”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78590/2d90a6ebffc8e0bc.jpg)
五、设定专注时间——让自己更加高效
当我不想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通常给自己设定一个计时器,例如30分钟,我告诉自己在这30分钟内必须专注于眼前的任务,没有任何借口推脱,直到闹铃响起。当20分钟过后,我会休息5分钟,然后设定下一个30分钟。当给自己定下倒计时后,心理上我们会有急迫感,这样会促使我们更加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这其实也是利用了deadline的效应。当出现了干扰的时候,我就会看一下倒计时,暗示自己在坚持一会就能结束了!当时我高三的时候,在家里做试卷,永远无法完成一张2个小时的试卷,做了一会,就不想做了。我来安利一个app—“forest”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78590/a1a17f13444d166e.jpg)
然后,我就逼着自己种树!因为在forest里面种树的时候,相当于前面提到的切断了干扰源,手机对我们的影响是最大的,利用种树的方式写断了这个干扰,逼着自己进行高效率的工作。而且我本身有点完美主义,真的见不得我的树死掉,所以,这个app对我还是很有效的!也推荐给大家
我们天生害怕承受痛苦,遇到问题喜欢逃避,但问题是不会自行消失的,一味地回避问题和痛苦,不仅错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还会让我们变得焦虑不自信。当我们调整心态,找到方法,坚持执行,最终养成一种习惯,形成自律,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我们也能很好的完成。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78590/1106435ef189c127.jpg)
所以现在就开始!行动!别让拖延症摧毁了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