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找到自己的“一”

找到自己的“一”

作者: 飘皓宇 | 来源:发表于2020-11-26 18:10 被阅读0次

    “一”是什么,什么是“一”。一是本源,是自确定的元起点,是不言而喻的定海神针,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是我们融入血液的行动准则。但是第一性原理是有层级的,也就是说,它是可以被跨越的,也可以破,也可以立。

    首先要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从一生下来就已经是在无数个系统的灌输中了,我们已经潜移默化的形成了自己的很多的价值观。不然,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大家的形式风格都如此不同,就是因为我们的“一”不一样。有一个著名的段子,大鱼跟小鱼对话:大鱼说,早上好,今天水不错!小鱼问,什么是水?

    怎样才能看到这无形无质的“一”?

    首先要有系统化思维。人人都是系统,人与人之间也是由无数个系统组成的,那系统成立的前提是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基石,比如家,我们默认是有亲情的温暖关系的场域;比如公司,我们默认是一起工作的场所。那到每一个人,如何在日常中跳出来看到自己的基石假设呢?从行为中去深挖本质,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决定,为什么这样思考,我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找到自己的“一”不是简单的事情,《思考快与慢》里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系统一和系统二。系统一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一也很容易上当,为了节省消耗,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二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通常直接采纳系统一的直觉型判断结果。也就是说,我们做决策时通常依循惯例或者以往的经验,是我们的基因和文化、环境等打造的想象体,不一定是自己真实的表达,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决定。

    就像我们习惯了无意识的呼吸一样,我们的“一”也已经内化到了无意识的状态,要把看不见的空气显现出来,需要摆脱惯性,从根子上去考察自己每个思考,每个行动。

    其次要有公理化思维。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不断的反过来想,从逻辑来深挖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一遍又一遍的追问。这个过程痛苦而艰辛,可是一旦找到了我们的“一”,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己的界限,从而去打破边界,当逻辑奇点发生下移时,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更高链条的系统,也就跨越了非连续性。

    我的“一”是什么呢?第一性原理的三大特征:1、第一因;2、简一律;3、动力因(它是推动变化的动力因)。我之前一直定义我的“一”是成长和善,成长让我不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思维的内容,更是学习思维的结构;善让我在这个世界保持敬畏,让世界多一份温暖。

    可是,我还是会偏离轨道,既然学习让我成长,为什么我还是会焦虑,不笃定我自己的行动,为什么会害怕被人发现自己的无知?如果说善良是我的底线,可是这个底线是仅限于自己的周围还是说对世界一视同仁,为什么碰到外界的事情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远离而不是上前帮忙解决问题,感觉自己就是明哲保身的前提下虚伪的善。

    也许,是因为一,才让我看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才让自己能去思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个追寻的道理上,前途漫漫,还是要坚持才可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找到自己的“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yl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