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亡,我们更多的是逃避,不想去考虑和面对,因为对它本身充满恐惧,《死亡哲学》这本书是让我们可以更理性,认真的思考生命和死亡,从而更加深刻的体会生命的可贵,更好的活好当下,活出自己。
书中的几个观念。
1.我们究竟有没有灵魂?人死以后灵魂还存在吗?
书中指出,死后有没有生命,是一个巨大的谜,是重大的哲学问题之一,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实际上,一旦思考它,你就能看出的答案必然是:没有。死后不可能还有生命,生命结束之后不可能还有生命。
书中用了很多的观念想去论证灵魂的存在,包括笛卡尔论证,柏拉图关于灵魂的不朽,还有一些超自然现象,但是这些论证都没有成功,事实证明灵魂并不存在,我们唯一拥有的就是此生,死亡将是最终的结局。
2.永生是坏事,并非赐福。
卡夫卡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它终将结束。
死亡的坏处究竟是什么,剥夺解释理论认为,死亡剥夺了生命中美好的事物,如果没有死亡,你可以成为一名专业的舞者或者建筑师;可以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可以环游世界;和朋友一起;可以做出重大的科学发现,不管是什么,生命都会给予你美好的事物,但死亡却剥夺了这一切美好。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假设生命并没有给你更多美好的事物呢?假若你的生命苦不堪言,疾病缠身,逃脱这段生命也许就对你有好处了,因为它让你免受折磨,所以,单单从逻辑上推论,并不能迫使我们说永生是一件好事。
另外关键的一点,对你有好处的东西,当你得到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时,也许对你就会有坏处了。比如你爱吃巧克力,当给你几块时,你会觉得太棒了,我爱吃巧克力,但当给你吃到50块,100块巧克力时,你就觉得它不再好吃了,当给你吃到500块,1000块巧克力时你会对巧克力开始厌烦,当你给到更多,5000块,10000块时你会发现这是一种惩罚,再也不想吃巧克力了。同样,生命或许也是这样,就是因为短暂所以显得那么美好,在生命的某个时刻,过长的生命会变得对我们有坏处。假如我们可以永远活着,但是衰老却并没有停止,最后年长体弱,百病缠身,精神恍惚,痛苦不堪,什么也做不了,如果永生是这样,那么死亡真的是一种赐福,因为它结束了侵害我们晚年的痛苦和折磨。
我们可以大胆的想象,假若我们可以永远活着,而且始终健康,并且还要拥有足够多的财富,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一直幸福的活下去呢,未来的100年,1000年,100万年,英国哲学家伯纳德思考这个问题时,他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任何生活会永远有趣且吸引人。每种生命都会变得乏味和糟糕,而且极其痛苦。每种生活最终都是你想摆脱的生活。简而言之,永生远非一件美好的事,而是一件可怕的事。
3.面对死亡而活。我们究竟该不该恐惧死亡
我们该恐惧死亡吗?情绪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只有满足了一些条件,你拥有某些情绪才说得通,你感受到这种情绪才是理性的、合理的。那恐惧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是合理的呢,首先,你恐惧的事情必须是一件坏事。假如有个人说,下班后有人要给我吃一个圆筒冰淇淋,我感到很害怕,这样的恐惧就说不通了。所以,恐惧的对象必须是不好的,假如我是偏头痛患者,我对偏头痛感到恐惧是合理的,而我对欣赏美丽夕阳带来的快乐感到恐惧,就是不合理的了。
第二个条件是,这件坏事发生的概率,即坏事降临到你身上的概率,必须是不可忽视的。比如你觉得可能被一只西伯利亚虎撕成碎片,与死亡不期而遇,这种恐惧就说不通了,因为它发生的概率太小了,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个条件是,关于坏事是否发生,必须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样你感到恐惧才是合理的。假若你每天带一些曲奇去公司,中午的时候发现曲奇被人偷走了,这是一件坏事,而且你的曲奇明天也有一定概率被偷走,这样前两个条件就满足了,但是,如果你的曲奇每天都被偷走,也就是说这件坏事肯定会发生,而且你也知道它究竟有多糟糕(除了曲奇以外,并没有其它东西被偷走),在这种情形下,恐惧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这个小偷今天偷曲奇,明天偷电脑,后天偷文具,或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偷走什么东西,这样恐惧就变得合理了。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死亡,看看我们该不该去恐惧死亡,首先,我们要谨记,死亡什么感觉也没有,即死亡的状态不涉及任何性质的体验。这就意味着死亡本质上并不是坏的,它不包含坏的事物,这恰恰是因为死了什么感觉也没有,这样就不符合恰当的恐惧需要的第一个条件。但我们会说,死亡剥夺了我拥有的东西,这种剥夺让我感到很恐惧。我们之前论证过,永生对我们来说不是好事,被宣判永远活着是一种惩罚,而不是赐福。如果你同意这一点,那么我们终有一死的事实,即我们最终会被剥夺生命的事实,就完全不是什么坏事,而是好事。那么,对死亡涉及的剥夺感到恐惧就是不恰当的。更确切的说,如果我们害怕的是不可避免的失去生命,那么我们恐惧对象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所以恐惧是说不通的。
关于我们要使恐惧合理,要对所害怕的事物是否到来需要具有不确定性。而对于我终将会被剥夺生命这个事实而言,没有不确定性,既然我们知道生命必然会终结,那么对这种必然会有的缺失感到恐惧同样是不恰当的。
但是关于死亡也有完全不确定之处,那就是我们什么时候会死。或许,我们应该害怕的不是失去生命本身,而是我们会早死的可能性。
也许正是“死亡会更早到来”这种可能性使恐惧这种情绪变得合理了。这种类型的恐惧巧妙的回避了永生对我们来说是不是坏事这个问题。即使永生将是坏事,对我们大多数人,或者对我们所有人而言,死亡仍然可能来得太快。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合情合理的担心死亡来得太早。
但是,对一个健康的30来岁的人来说,未来的10年,20年内死去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个概率太小了,为此如果有大量的恐惧的情绪,看起来就很不合理了。当然,随着我们年龄越来越大,在既定时间段里死亡的可能性也会逐步上升,不过即使是这样,对于很快死去的恐惧很容易也并不适度。因为即使是一位80岁的老太太,她也有超过90%的概率再活至少一年。
也许我们会对早死感到愤怒和伤心,觉得上帝不公平,但是,我们会死亡,是因为生命恰巧是如此发展的。世界是一个如此美妙的地方,如果能够更多的从这个世界提供的精彩事物中获益,那该多好。但是尽管如此,能够得到我们现在拥有的,已经是无比幸运了。宇宙只是一堆旋转的原子,这些原子群消融或者分解,这些原子群大多没有生命,它们不能成为人类,不能相爱,不能欣赏日落,不能吃冰淇淋。能够有幸成为被选中的少数(原子),对我们来说是无比幸运的,上帝并不欠我们的,并不需要给我们比我们已有的更多的生命。
最后我们才发现,是我们的贪欲让我们痛苦不堪,我们期望得到更多,得到更多的财富,得到更多的健康,得到更多的生命,殊不知我们已经得到了很多,已经无比幸运了。面对死亡,我们的反应不是恐惧,不是愤怒,而是感激,感激我们可以拥有生命,哪怕10年、20年、30年、50年,我们都应该去感激。
读《死亡哲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