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死亡哲学

死亡哲学

作者: tumbleweed | 来源:发表于2020-03-04 18:57 被阅读0次

学说、宗教,都试图给人生以安慰。我不太知道西方的唯心者或唯物者对死亡的理解,仅想谈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里的终极关怀。

中国哲学认为,死亡之畏起源于自身的不完整。如果意识到自己生命是完整的,那么人就得到了安慰,他的恐惧就减轻了。这安慰,哪怕仅是意识里微不足道的感动,也很可贵的。

为此,中国古人造了一个浩淼无际、充斥天地之物——道。道无形无状,它是万物之母,滋养万物而不居(母)功。正因为此,道是完整的,否则就无从养育万物了。在世上,只有这唯一的“道法自然”的“完整”者,其他万物都尚未完成,哪怕天地也做不到完整,因“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易经》讲了万事万物皆未完成,循环往复,都是在路上,都没有答案。只有道怀有完整的答案,却没有一人能窥探到这答案。但不知答案,也不妨碍这世界,万物皆不打扰道,清静无为(清静无为可不是件易事)。在清静无为里,有些事物慢慢变为灵,比如树妖、山鬼、狐妖、神仙、星宿.......但他们也不清楚自己的变化从何而来。哪怕最高级的神仙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在道之前,也是低等的,道是天外之天。《酉阳杂俎》里有个故事,说天帝张坚,原本是个凡人,他设计偷了前任天帝刘翁的龙车,刘翁从后面追,差了一步,被他抢先到达天宫。他关上大门,重新任命百官,就这样把天帝推翻了,自己做了天帝。这个故事把天帝更替说的极其平常,天帝竟然能被一个凡人轻易推翻,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然而中国人在志怪小说里,就热衷于编造奇奇怪怪的故事,就是要表现不完整、不可知、不可思议。

完整的道拥有着安慰人生的功用,看似很简单。西方人也不知道自身的意义,但相信上帝、圣母玛利亚知道所有的意义;因为人不完整,但上帝、圣母玛利亚是完整的。除了道之外,大多数宗教的最高神是人格的,可以交谈、对抗,但人格的最高神无法告诉你人的完整性究竟是什么,道也不行,道是不可言说的。中国有句成语“夏虫不可语冰”。冰相当于年,要想知道年,必要经过春夏秋冬,而这是仅有一季经验的夏虫所无法达到的。人在完整面前就是夏虫,所以没有办法跟人说清楚完整是什么。基督信仰里有一个设置很有趣,末日审判,相当于告诉你,人生虽然不完整,但末日审判可以弥补这一遗憾,到审判时,所有人就不再纠结于自己的完整了,这是上帝保证的。

可惜道没有这样终有一天将秘密大白于天下的保证。中国宗教里的最高神并非人格的,它是一股亘古的力量,任何言语的描述都是无力的。人格的神仙其实都是灵,人与物都可以成灵。中国人与宗教的关系因此弱于西方。那么,古代的思想家如何让人相信这一高高在上,无可琢磨的道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主宰,它存留有万物的完整,并会把终极的关怀带到人间的呢?

老子说,一个人担心自身的不完整,怕死,是因他还怀有希望。在他身上,生存与自我仍结合在一起,觉得自己一死就白来世上了,自我的一切就荡然无存了。这念头哪怕仅剩一点点,也充满焦虑,是最糟糕的东西。他的建议是彻底消除,“见小曰明,守弱曰强。”西方有个“西西弗斯神话”,西西弗斯被罚将山顶滚下的石头推上山,每当接近山顶,石头又会滚下,无休无止,真是至困之境。但加缪就从绝境下的石头缝里找到了绿色的希望,哪怕很小。老子也是这样,他用婴儿之说来教育世人。一个人总担心自己是不完整的,这担心无休无止,像西西弗斯神话中滚动的石头。老子说,要说成人不完整,那婴儿岂不是更不完整?要说人尚未完成(无功),那婴儿岂不根本没有开始?它是“赤子”,在开始之端,渺小到极致,他应该被吓死。可是婴儿担心吗?所以老子说,人应该回到婴儿时代,彻底渺小,彻底衰弱,彻底无知,将沮丧推到极致,落进婴儿般的境地里去。按人最阴暗的计算,一个不完整到这样至弱、至无知、至无功的人,应该消失不见。但他偏没有因自己的不完整而消失,而从心底里涌出力量来。他就会明白婴儿的感受——在最弱小的境地里,反而是欣喜的,因为自己生来是完整的,被意义过的。经历过这些之后,人反而会放声大笑出来(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是婴儿的真实感受,所以才会“骨弱筋柔而握固”。一个这样的婴儿,他怕死吗?不会,相反,他会“猛兽不据,攫鸟不搏。”所以,人现最渺小之身,反而明白了(见小曰明);居最弱之身,反而坚强了(守弱曰强)。这样的力量,就算很不稳定,也是真力量。这心里的感动再短暂,也是真安慰。才能体会老子说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一个人知道自己生来完整,就成了真的勇士,敢于对抗死亡,生活下去。哪怕他的完整在虚无缥缈里,仿佛没有了后顾之忧。面对这样一群人,(死神)的死亡恐吓又有什么用呢?

相关文章

  • 死亡哲学

    灵魂和肉体 人死后还能存在吗? 人是由什么构成? 二元论 肉体和灵魂 物理主义 特殊物理对象

  • 死亡哲学

    学说、宗教,都试图给人生以安慰。我不太知道西方的唯心者或唯物者对死亡的理解,仅想谈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里的终极关怀。...

  • 《死亡哲学》

    ​ 关于作者 作者谢利·卡根是耶鲁大学的哲学教授,著有《规范伦理学》《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等。他曾推出一门关于死...

  • 死亡哲学

    这本书好久了,当时是看三大公开课的时候买的,幸福,公正,死亡,后来发现书和视频差不多,就看书了,很晦涩,翻了几张形...

  • 死亡哲学

    多学习死亡哲学,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一天我们终将离去,当我们正视死亡,学会了面对死亡,我们才会更好的过好当下,才会更...

  • 2022-09-01

    哲学家们对死亡这个命题的关注体现了哲学这门科学对于生命意义探索的终极目标,从畏惧死亡,逃避死亡到认知死亡,认可它是...

  • 读《死亡哲学》

    世界读书之日到, 打开新书阅读她。 死亡问题需思考, 补足人生必修课。 2019-4-23于忠庄

  • 读《死亡哲学》

    关于死亡,我们更多的是逃避,不想去考虑和面对,因为对它本身充满恐惧,《死亡哲学》这本书是让我们可以更理性,认真的思...

  • 死亡与哲学

    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愤怒和怨恨都是经不住逻辑的推敲。生命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我们对于死亡的害怕仅是担心我们做错了事没有...

  • 《死亡哲学》:结语

    已经到了本书的结尾,关于自杀道德合理性的话题我不想详细讨论了,我直接给出谢利·卡根关于自杀合理性的观点,我也倾向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死亡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zb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