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听别人说“身体和灵魂要有一样在路上,或者两个结伴而行”,就觉得很玄妙,到底是个什么状态,最牛逼的是不知道灵魂是要揣在兜里;还是像印着光头强的气球,接个线拉着;最不济也像个影子,跟着走。
唯物论的开创者德谟克利特,也就是马克思的老师傅最早说灵魂是原子的,是精密的球形,很有穿透力。马克思是把灵魂看成是意识形态。玄之又玄。
又想起了老子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这样理解老子的道,道可以修,也可以说,但是说出来就不是你要说的哪个道,因为都在变化,为了要说就要给它起名字,但是说的这个名字也就是要表述一种状态而已,下一秒就变了。无,名为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的表述只是此刻的一种状态,不要被我们要表述的东西迷惑,你只能抓紧它此刻,下一秒就变了。
灵魂好像跟道一样,是一种状态的描述,一直在路上。
还比如佛家的涅槃和彼岸,基督的上帝和精灵,智慧,真理,真爱,逻各斯,还有宏伟蓝图,好像也一样,反正你要爱他,一直在路上。
科学实验对粒子的测量也捉摸不透的,同样的条件,你永远对粒子找不到同样的状态,你测它动能,就不确定它的位置,你测位置就找不到它的动能,这是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粒子也是永远在路上。
想起了指鹿为马的赵高,以道的视角看,赵高也没错,你们给这个东西起名叫“鹿”,我就叫它“马”,如果再牛逼一点我就把它以后都叫马,它只是个名字而已。因为此刻的“道”是强权。
老子为什么要说道很难把握呢?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或语言要进行对事物描述和表达,思维和语言都是工具,工具都有局限性。人要对事物都有知道的欲望,或者不把握就很恐惧,所有的东西都得定格才能把握。要说一样东西必须符合思想三定律,同一性,不矛盾律,或排它律,所以说一个死去的东西,不代表活着的,就像说张三是个猛男,是此刻,下一秒也许他就是个胆小鬼。
能把握的都是过去的,说不清楚的都在未来,说得明白就是此刻。一直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