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事经济学》故事创造(六)

《故事经济学》故事创造(六)

作者: 阿萌萌Summeng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20:36 被阅读0次

阿萌萌100天读书笔记Day59

阿萌萌

Part 2 故事创造

第六章 目的导向型故

        故事化营销,就是创作目的导向型故事,让受众看完故事后产生购买行为,达成营销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导向型故事并非一定要是一个形式完整的故事,可以是图片、照片、图文、视频等任意形式。

1. 普通虚构故事与目的导向型故事的区别

① 长篇与短篇:目的型故事通常会缩略事件。

② 模糊记忆和细节记忆:目的型故事要求受众能清晰地记住品牌或产品有关的细节。

③ 满足与行动:普通故事终结于令受众满足的结局,目的型故事须再多一步,终结于促成受众行动的地方。

④ 单一体验和重复体验:普通故事给受众的体验是单次的,目的型故事给受众的体验是每一次他们购买产品或服务都会重复的,以此触动他们进行重复性全价购买。

⑤ 作者忠诚和品牌忠诚:受众对普通故事的忠诚对象往往是作者,而对目的型故事忠诚的对象应为品牌。

⑥ 目的型故事会制造镜像体验:即普通故事会令受众认同主人公、站在主人公一边支持他的决定、他的行为。而目的型故事创造“原来这事情可以这样解决”的镜像感,令受众可以代入自己的事情,重新以品牌提供的方案(例如购买产品或服务)来演绎他们自己现实中的故事。


2.设计目的导向型故事的八个阶段的不同细节

① 确定三个目标

        研究目标受众群体;定位需求、欲望和问题;设计目标行动。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收集目标市场的人口统计信息(包括消费者、客户或投资人的年龄、性别、教育、收入等)。这些是大数据能告诉我们的——“这个人表面看起来是什么样的”。

        而直面目标受众内心的调查问卷更能帮助我们探知用户心里真正的痛点。他们的痛点在哪里?他们有哪些尚不自知的需要?有什么隐藏起来的问题才是需要解决的关键?目的型故事和普通故事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目的不仅仅是令受众获得满足。如果人们只是看了一个精彩无比的故事,看完便抛诸脑后,这个营销故事终究还是无足轻重,无论它多么受欢迎。

        营销人员应该在这一步设置清晰的目标行动——即你希望你的受众看完故事后采取的行动是什么?购买产品?体验服务?注册?下载?付费?

② 确定故事主题

        发现核心价值;选择主角;创造背景设定。在第一阶段中识别出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导向了第二阶段的第一步:满足痛点,找出最能够戏剧化呈现解决方案的核心价值。在故事主角的选择上,上世纪的目的型故事常以人格化的企业形象、企业产品、使用者(客户)为故事主角。而到了当代,无论哪种类型的企业,几乎都被塑造成服务者的形象,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故事在全球商业领域掀起了一场变革。而背景设定帮助你限定故事发生的范围:故事的物理和社会设定使得在这个特定的世界中,只有特定事情是可以发生的。而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则应考虑目标受众的熟悉度和亲近度,如果能还原痛点所在的情境,那么离目标达成又近了一步。

③ 设置激励事件

        打破平衡的事件发生,主角对它的反应应该激起观众共鸣和关心。激励事件负责打破平衡,掀开故事的帷幕,它的任务是迅速抓住受众的好奇心,并让他心里产生一个问题:“最后会怎样?”

④ 设定欲望对象

        聚焦于故事趋近高潮时受众的好奇心和同理心。对于目的型故事,欲望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产品,也可以是改善生活的具体情境,比如升职加薪、升学成功,也可以是更抽象的事物,比如一段发生在童话世界的旅程。值得注意的是:欲望对象应和价值具有相关性,令观众有一致感。而故事的核心价值与企业或品牌的核心价值必须相照应,可以彼此应和或者递进、引申。这样才能把故事和创造它的企业结合在一起。

⑤ 第一个行动

        主角有意或无意的语言或策略,试图唤取世界对他的积极反馈。目的型故事的创作者必须细致深入地研究笔下的主角人物心理。他希望发生什么?为此,他会考虑怎么做?用你对潜在受众的了解去推测主角可能发生的行为。

⑥ 第一个反馈

        违背主角预期的发展出现,意料之外的反馈也让他对自己的世界产生了全新的理解。意料之外的失败将引发人们对否定和拒绝的反击欲望,而主角的任务,是在这场意外中,开始清醒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还有新的方向。

⑦ 危机抉择

        故事推向危机时刻,主角在第六个阶段洞悉的道理将明确指示出通向欲望对象的道路。面对失败经历,和尚未尝试的新的想法,主角本可能陷于裹足不前的境地,但此时可能另有来自外界或内在的刺激,触动他作出采取第二个行动的抉择。

⑧ 高潮反馈

        这一阶段负责履行承诺,满足受众对故事结果的好奇心,同时还戏剧化地让他们意识到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镜像问题——自己的欲望该如何满足。主角的第二个行动唤起了世界对他的积极反馈,让他得到欲望对象,并使生活重归平衡。受众则从他的第二个行动中感悟到“还可以这么做。”“我也可以这么操作。”的解决问题方案。故事的作者则应懂得,第一阶段确定的目标就应当埋藏其中。

相关文章

  • 《故事经济学》故事创造(六)

    阿萌萌100天读书笔记Day59 Part 2 故事创造 第六章 目的导向型故事 故事化营销,就是创作目的...

  • 笃行·《故事经济学》故事的创造

    故事天生具有吸引并抓住受众的独特能力 今天酒喝多了,其实本章主要讲诉故事的发展以及人类对故事的觉醒。 个人觉得从夏...

  • 故事创造故事

    关于这个《故事创造故事》的故事,读完了之后,看到这个曾经的优秀考上台大的孩子却退学了,那是别人眼中的优秀,跟...

  • 作业

    《故事经济学》

  • 《行为设计学》三类故事

    黏性六原则之六:故事 【原文引用】 故事的基本情节共有三类:挑战情节、联系情节和创造情节。 【原文转述】 让人有起...

  • 创造故事的故事的人

    (一)初识罗老师 三天前我参加了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战略规划年会,两年前我接受真爱梦想创始人潘江雪的邀请...

  • 相信我,你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今天和书友们分享《故事经济学》,一开篇就让我们的书给我们分享关于自己的故事。在没有学习《故事经济学》之前,书友们按...

  • 小岛经济学——读后

    《小岛经济学——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我原先一直以为是一部科普读物,讲故事,通过故事来学习经济学,插图很多,想给...

  • 故事经济学

    《故事经济学》| 李南南解读 《故事经济学》| 李南南解读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关于作者 罗伯特·麦基,美国剧...

  • 故事经济学

    《故事经济学》| 李南南解读 《故事经济学》| 李南南解读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关于作者 罗伯特·麦基,美国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事经济学》故事创造(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bd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