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切断什么都要、冲动消费的购物习惯
舍:舍去不满意、不舒服、不合适的现有物品
离:脱离对什么都要的执念,转化为有进有出的迭代循环
按照《别想那只大象》里面关于认知的理论,只要独创一个词,并给予一个专门的解释,就能掌握话语权,哪怕话题是否定这个专有词汇,大脑里依旧会加强萦绕这个专有词汇,这就是话语权的优势机制。
而《断舍离》这本书言简意赅的专有词汇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一看题目就能猜测到是讲丢东西这个话题的,生活中这个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很高,新闻媒体、互联网络、电子书籍等到处都是断舍离,别想那只大象里面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验证,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是在信息轰炸下拿起的这本书。
当翻开书本之后才可能明白,原来断舍离的关键不是不买东西和丢东西,而是新陈代谢的理念。作者认为,一切家庭物品的杂乱,首先都来源于物质生活的极度富足,然后随着电视媒体、广告传媒、互联网等到处宣扬买东西的氛围,引导我们买买买,家里的东西便越买越多、堆积如山了。
然后一个个如何收纳的视频博主和书籍开始围绕收纳这个主题做文章,又赢得了一波消费,包括视频博得的眼球经济、书籍采买行为、以及各类收纳物品的购买,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去做的事情,而如果明白了断舍离的核心要义即新陈代谢之后,便会发现新大陆,生活满意度也很容易极度提高。
比如,有孩子的家庭通常难逃一个字:乱。这是由于家长对孩子天生的爱意而大概率会发生的,因为爱所以愿意为之花钱,然后开始购买各类孩子的玩具、书籍、日用品,接着就是发现东西太多了,于是再买些收纳箱装起来,然后有空间了仿佛家里干净之后,又开始继续买买买,由此往复循环,最终直到家里再也塞不下东西时,才发现真是乱的没法整理了,还影响情绪。
而如果我们把握好新陈代谢这四个字,家庭大概率会变得干净整洁,因为新陈代谢的核心关键是动态平衡,主动丢不常用、不好用、不实用的东西,然后买让我们感觉舒服且好用的东西,确保物品的动态平衡和品质,这样家里的东西就永远处于一个稳态,也就不会导致家里的东西多到溢出来了。
丢东西的原则更简单,那些以为放着会用的,或念旧物觉得丢了好可惜的,只要近期用不到,都可以考虑丢掉,保留的东西越少越好,家里可以丢的东西其实非常多,人本来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有那些可能会用到又频次非常非常低的东西,留着不仅占地方,还会让自己感觉糟心。
人要不断吃食物,也要不断代谢食物,这才是正常情况下的一个稳态,如果一直吃而不代谢,能正常才怪,如果不吃一直代谢也不现实,这就是有进有出的稳态。家里的东西也是一样,用得少的或者因为不舍得而不愿意丢的,按照类别功能分析逐个比对下,会不会用、会不会穿?排序靠后不喜欢的就直接丢了吧,丢完不喜欢、不合适的,你才能腾出空间买适合当下的,这样才能保持总量不变、品质提升,才可能达到螺旋上升的稳态平衡。
家庭物品的断舍离,关键在于优化更新,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注意事项实现改善生活空间。
一是在显性物品家具上尽可能不放置任何物品。如果需要放置物品那就统一摆在柜子里,随用随取,这就可以极大限制物品的总数,避免陷入什么都要的空间窘境,这样就可以避免陷入购买欲的恶性循环,让家里呈现非常整洁的舒服态。
二是即时收拾,而不是囤到一定量时再做。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用再背负思想负担、也不用考虑过多的收纳器具、还避免了细菌滋生和视野范围内的杂乱不堪。因为第一时间就把任何一点点的乱七八糟的物品摆放归位了,这就有了进一步归位其他物品的动力,家里也容易呈现出很好的整洁感。而一旦有了囤积思维再去做,那么家里的杂乱堆积往往会无从下手,还会影响情绪,同时视野范围内也会很混乱,心情也容易不爽。因此即时收拾的效果是独一无二的。
断舍离不仅仅是丢东西,更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和收纳最大的区别在于,通过有限度的买、不留恋的丢,达到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自我满意度的改善。因为新陈代谢,所以一般的东西都会循环掉,只留下有营养有价值的东西,不管是舒适度、还是满意度、还是感受度,留下来的东西一定要是你最喜欢、最让你感觉舒服的。在断舍离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帮助你舍弃不满意的物品,代谢更新掉不舒服的理念,留下最合适的品类和状态,品质和感受度自然就可以改善了。
拓展阅读:
1. 《断舍离》,山下英子,湖南文艺出版社
2. 《家事断舍离》,山下英子,湖南文艺出版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