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爱学习,怎么不考个研究生呀!”
“你是只做大事的人呀”
“家里这么乱也不知道收拾,也不怕丢人!”
对于这些挖苦和抱怨,本来以为我已经可以一笑了之了,但情绪已经产生,它不会因为我的压抑就消失,反而会横冲直撞伤及无辜。
所以不如记录下来,分析它、理解它,只有与它和解了,才能够愉快的做朋友。
当别人对你产生负面评价,或者你自己有负面情绪时,就意味着别人或者你自己有需求没被满足。
我的需求:理解和尊重
作为职场妈妈,工作日要赚钱养家,休息日要高质量陪伴孩子,还要挤出时间为自己充电,好不容易有点儿自己的时间,也想要娱乐消遣一下,看个电影睡个午觉,所以家务、整理、收纳就被搁置在了一边,或者拖延到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去做。
对于目前而言,整洁有序的家不是最重要的,温暖有用才是。累的时候有床可以躺,饿的时候有吃的,学习的时候有一片安静的属于自己的空间。
我不是只做大事,我只是在做对目前的我来说更重要的事。
而不重要的事是那些可以共同分担的,就如只要孩子不缠着我,我都会去洗碗,每个月的月计划也会列上烘焙和郊游。
或许是我做的不够多不够好,所以对方才看不到,看到的只是那些我觉得不太重要而忽略的地方。或许在对方眼里,整洁有序的家是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女人去打理去创造的。
对方的需求:疏解压力与希望关心
在对方看来,是他帮我做了那些本应该我去做的家务,而我并没有表示感激之情,没有对他的付出表示肯定与赞扬。
我努力上进的行动也给对方造成了一些压力,他的否定与刻薄,不过是疏解压力的一种方式。每个人疏解压力的方式不同,有的人靠散播负能量,而我主要是靠遗忘和逃避,现在还可以用写作来疏解,让理性战胜感性。
当我们学会第一步看见自己的情绪后,更要懂得洞察情绪背后的需求,把注意力转移到思考自己到底是缺乏什么,需要怎么补充的问题上。
我们很容易带着过去的思考框架来面对当下的人事物,比如一旦认定某个人某方面不行,就会对TA产生距离感,忽视他做得好的一方面。比如我认定和对方不能好好的沟通,就会用沉默代替一切。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和对方相处,不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智慧的角度去看问题,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对的,对方就应该听我们的。
而是倾听彼此最真实的声音,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就想一想是什么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针对此次的问题,我的解决办法是:
1.沟通,确定分工。每个人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尽可能的多替别人分担一些,周末可以抽出半天时间大扫除,做断舍离。
2.沟通,让对方明白,我学习只是为了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要向别人展示优越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