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每个熊孩子都很贱,但他们并不坏

每个熊孩子都很贱,但他们并不坏

作者: 胡二哥之见闻 | 来源:发表于2021-01-18 11:12 被阅读0次

    在成人世界里,我们经常通过一个人做的事折射出这个人的品质和性格。

    顺其自然的,我们就将这一认识用在儿童身上。

    所以当一个孩子被贴上“熊孩子”的标签时,我们会集体无意识的反感和讨伐他。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会100%的相信,这些孩子将来就是大奸大恶之徒。

    本质上是因为孩子的“熊”只是行为上“贱”,而本性并不那么坏。

    这里本性的“好坏”或善恶,我无意从哲学角度探讨,这是个大而空洞且少数人感兴趣的问题。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好坏所涉及的是社会制定的标准和规则。当遵守社会规则时被视为“好”的,反之就是坏的。

    所以大多数被我们认识是熊孩子的儿童,都达不到“坏”的标准。

    “熊”只是因为他们的不听话和不安分,而这仅仅是他们探索这个世界的冲动表现。

    为了揭示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我们应该明确和缩小“熊”的含义,即“贱而不坏”。

    一方面它延续了“熊”的贬义成分,另一方面它只涉及孩子的行为,而不涉及孩子的道德和本性。

    对前者的认识是显而易见的。“贱”在成人世界里可以规定为能够激起我们厌恶且不符合我们期望、但又不违法违规的行为,比如恋爱关系或婚姻关系中的第三者。

    对于后者,我们只评价孩子的行为,而不延伸至孩子的道德和品性上,是因为即使熊孩子的行为造成了破坏性的结果,这与成人世界的最大区别是他们大概率无意且无能认识自己行为。

    比如那个将鞭炮扔进下水道,结果反被炸死的孩子。

    他行为的意图只是因为觉得有趣,并没有想造成破坏或者认识到其中的危险。

    因此大部分熊孩子即使做了很多具有破坏力的事,也只能说他们贱,而不是坏。

    相对应的,我们也不能将描述孩子行为性质的认识,简单的套用在成人身上。

    通常我们认为,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父母。

    无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描述父母“熊”时,其“贱而不坏”就不适用了。

    因为除了父母本身具有的恶习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以外,更大的可能是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实践起来感觉无能为力,因此纵容其孩子变“熊”。

    重要的是,这些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缺乏教育孩子的能力,甚至可能以为自己把孩子教育的很好。

    所以当我们说熊父母的时候,“熊”所指父母的“无知无识”。

    这个含义一方面描述的父母只是在养育孩子方面缺乏知识和能力,他们可能在其他方面很有智慧和能力,另一方面与描述熊孩子一样,不涉及父母的道德和品性。

    因为缺乏知识和能力,而被说成是“坏”人,这是荒谬的。

    基于此,当我们意识到熊孩子是“贱而不坏”、熊父母是“无知无识”的时候,就不会人身攻击了。

    他们都“熊”,但同时他们都有可能是个有道德有素质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熊孩子都很贱,但他们并不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gt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