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哲学100问:后现代的刺》

读《哲学100问:后现代的刺》

作者: 江苏刘志祥 | 来源:发表于2022-09-11 17:58 被阅读0次

    这是书杰老师《哲学100问》第三部,从第一部对理性的探讨(苏格拉底:为什么;……)到第二部从理性到感性(尼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到第三部就是对传统的质疑了,现在社会生活演绎的一切真的都对吗?这里举书中有代表性的三位哲学家思想(都具有世界本真的动态性:人、理解、做事)。

    一、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1898—1979年),德国裔美国哲学家。他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

    《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最负盛名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的中心论题是: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因为它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成为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

    通俗来说,向度可以理解为方面、维度的意思。多向度意味着多元化、多方面。那么,多向度的社会则意味着社会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允许不同的声音和意见出现;多向度的人则意味着人是丰富的人、有着各种各样想法的人。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不允许有反对派和反对意见,所有不利于社会统治秩序的声音都要被压制,所有具有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思想都要被排除在外。

    那么,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就是“单向度的人”。人的思想只有一个向度——对当前社会的统治秩序予以肯定。人们丧失了对社会进行批判和否定的意识与能力。

    我们以前被自然、神权、宗教控制,我们现在也同样被一种文化机制变相控制了。

    二、新解释主义(解释学)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年),德国哲学家,解释学开创者。他提出一种动态理解事物的一种意境。

    他认为理解活动不再是主体纯粹认识客体,而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理解,本身就是主体参与效果历史事件的体现。历史既不是纯客观的,也不是纯主观的,而是主客体交融与统一的产物。

    我们从处境与视域两个概念来解读。

    通俗理解,“处境”就是理解者所处的境况,是历史的产物,具有静态的特征。比如,理解者所处的历史时期。当时的文化价值观,历史遗留下来的成见或者已经形成的传统,等等因素,都决定了理解者的处境。

    在理解活动中,“处境”如同一个大背景。人要进行理解和解释,一定是在这个背景之中进行,所有的理解和解释都不可能超出这个背景的范围。

    什么是“视域”?立足于大背景中某一个点的人,通过眼睛看到的这片区域就是“视域”。“视域”因理解者的视角、出发点与视野问题而有边界与局限性。“视域”具有历史性与流动而开放性。

    理解就是视域融合。因为历史环境不同,处境不同,理解者和理解对象(文本作者)总会形成自己的视域。那么,如何让“理解”得以可能呢?这就需要进行“视域融合”。

    理解者带着自己的视域“走进”文本和作者的视域,从而产生自己对作品的全新理解和感悟,而作品本身也因理解者的“到来”或“激活”被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意义。当两者的视域自然地“融合”时,理解者和作者因互动而生成了新的意义,擦出了新的火花,即产生了新的视域。如果不同的视域根本无法交融,“理解与解释”活动就无法展开。

    这对我们什么是“理解活动”有一个感性认知,或者有了一个“触感”。

    三、解构主义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年),当代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当代最重要亦是最受争议的哲学家之一。下面说的是他的解构思想。

    何谓“解构”?“解构”就是消解结构的意思,它意味着破坏、批判、否定和摧毁。解构主义者要打碎、拆解固有的整体结构,不择手段地推翻原有的一切。福柯的解构哲学便是这一层意义的理论。

    德里达的解构“它是一种肯定、一种投入,也是一种承诺”。

    为什么要解构?从意义角度讲,一方面从宏观讲意义是多样性的,它就“播撒”,是向四面八方进行扩散,并非朝着某一个共同的方向的播撒。没有所谓的意义中心,没有所谓的同一指向,要素和要素之间是以分散着的状态呈现的。

    另一方面从微观讲“意义和本质”需要在一个连续的时间轴里才能得以刻画,即只有在人探寻意义的过程中,意义才向人敞开(显现)。

    解构的意义便在这里,他的“解构”没有终极目的,也并没有说一定要怎么样,甚至连他自己也认为他的“解构”什么也不是。这种“什么也不是”的状态就是解构的状态。他进行着“解构”,享受着这个自我投入的过程而不注重结果。。

    可以说,德里达的理论总是充满无穷的想象力。也因此,他的理论在诸多创意领域,如绘画艺术、建筑行业、工业设计、服装家居等影响颇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哲学100问:后现代的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hf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