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也是打基础的好时期。那些学习成绩一直领先的,家长几乎都是从一年级开始就提前抓好这些习惯:
一、抓练字
如果不注意孩子的握笔姿势、字迹工整等细节,一旦养成写字潦草的习惯,今后再改就很困难。所以写准写对一个,胜过错写一千。
二、抓计算
一定多做口算题。小学计算基础要打牢,关键锻炼的是孩子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一定要坚持每天练习!
三、抓背诵
低年级把该背的背完了,到了高年级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度阅读、去挑战难一点的数学题。一定要高效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1、晨读
2、海马记忆法
睡觉前半小时背诵,睡着后大脑仍在记忆,醒来后再背白天的内容。效率更高。
3、海马背诵法
饿着肚子背、走路背、冷的时候背,效果更好。
四、抓作业速度。
写作业的速度,考验的是孩子课上知识是否掌握了、是否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书写等的综合能力,越到高年级越重要。
一旦开始写作业,定时25分钟,集中学习,再休息5分钟,如此循环(番茄时钟法);
独立写作业,中途不喊妈,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实在做不出的题放到最后。
五、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要培养认真听课的习惯,一定要告诉孩子听课的具体方法才行!具体方法如下:
1、老师讲课的时候:
当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这个时候很容易分神。你的眼睛、思路要跟着老师走,笔随时握在手上,老师讲超过两遍的内容,在书本上做出标记,重点复习。
2、老师板书的时候:
眼睛跟着粉笔走,书里有的内容重点划出,没有的内容要自己的方式巧记,课后再记忆补充。不要为了笔记的完整而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3、老师提问的时候:进行独立思考,会了就举手。多和老师互动,不管回答对错都能让你对知识点更深刻。
4、同学发言的时候:别人的发言仔细听,自己的想法是否一样。
5、上课有疑问的时候:当你上课有疑问,不能及时解答时,随手红笔做上标记如”?"课后及时询问老师或班里的学霸,别人讲后,自己多复述几遍加深理解。
6、老师强调的时候:当老师声音放大或说两遍以上的时候,一定是重点内容快速的记录或画圈。
7、老师讲试卷的时候:自己正确的题,听老师扩展思路;自己错误的题,听老师的答过程。课后记录在错题本上,总结错题原因,消化吸收。
六、抓阅读。
小学一二年级是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的黄金时期。除了语文阅读,还包括基础学科数学的阅读,以及通识学科的阅读,对6至8岁的孩子来说,每天30分钟就已经足够了,并且最好是亲子共读。这样既能在孩子有不懂之处及时答疑解惑,还能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七、抓体育锻炼。
低年级的孩子,学习没有那么紧张,每天尽量抽出时间锻炼身体。可以选择一下孩子感兴趣的运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