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在中国是一个重要年份,年底召开的十一屆三中全会,宣示了中国進入了改革开放年代。
当人们尚不知末来将如何时,高层早早已将重视教育,具体向各地区,各部门部署。当时,我在中央部管企业工作,被调筹备技工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材,也解决了相当部分职工子女的就业。
凭着艰苦奋斗,大干快上的劲头,当年迎来400多名首屆学员,当年开课。
学员,大部分为省属煤矿基本建设系统,(含地质勘探)。也有100位淮南市劳动局代招凤台来的农家子弟,他们中有党员,有的还是大队党支部书记。
我在技校,初任校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开学较正常后,任教务处党支部书记,教务付主任。两年后,任总务处党支部书记,总务付主任。又两年,调工程处生产一线。
调离技校后,在一个系统里工作,有幸同一些技校畢业同学,成为战友,也常見到技校工作的同事。
隨着时间的流逝,改革的深入,技校升级改名,划国家事业单位。加之,退休二十余載,我与原学校联系少了,但毕竟比其它学校多。
2018,巧遇在一中学任领导的当年技校学生。他说,今年是技校首屆学生入校四十周年,正筹备纪念!欢迎我参加。
次日,我第一次進入他们的《筹备网》。自我报名后,受到众多我还认得,記得,以及跟本就記不起同学的欢迎祝福,十分高兴!
接着有了师生的相见,相聚。了解知道了一些同事,同学的現况。有了我和老伴的淮南行,阜阳行。……更为重要的是,交往中学到许多新知识,新看法,新提法。通过他们,知道了祖国天南地北的巨大变化。至今,仍和多位同事,同学畅通联系,也会有今年的相聚!
四十年,弹指一揮间。当年技校同事,全部退离休。当年学生大多成为爺爺奶奶,姥姥姥爷。也有少数入校较年青的学生,仍在岗,成为单位领导,骨干!还有的成为企业家。
当年的员工,当年的学生。现在的退休老人,现在仍奋战的领导,骨干,企业家。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都对的起我们工作学习过的学校!对的起我们的父母!对的起我们的祖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