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获:
1时间管理是自律的核心
2先造环境再造规矩
3一定要在最好的时间重视自律的培养
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个阶梯模型,你爬得越高,担负的责任就越大;责任越大,自律性也会越强;最终,你会发现自律会指导孩子走向自由,打开那扇未知的大门。因此,自律的孩子更自强,更自主独立。
然而,要从自律走向自由,孩子必须学会合理地平衡和照顾诸多因素。
解决方案:自律阶梯模型
第1步 阶梯门槛低一点儿,让孩子看见责任
引导孩子迈出“自律”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担责。根据自律阶梯的模型,我们可以画一个责任阶梯出来,你和孩子一起先从日常生活场景入手,用“爬阶梯”这个形象的模型来吸引孩子体验自己的责任范围在爬升、在扩大。一旦孩子对具象的事情有了稳固的责任心后,就可以把责任范围扩大到更抽象的学习上去。我把这个过程称为让孩子“看见责任”。
这里我来分享一下我和大儿子练习“自律阶梯”的有趣往事。
大儿子从8、9岁开始每天晚上要戴纠正视力的隐形眼镜,我跟他约定好每晚睡觉前,他必须记得主动来找我帮他戴上隐形眼镜,这就是“自律阶梯”的第一个阶梯,难度并不大;第2个阶梯,就是学会自己戴上和卸下隐形眼镜,难度逐步加大。练习了一到两个星期之后,就到了第3个阶梯,他开始学习每天自己清洗隐形眼镜;再接下来就是每周护理一次隐形眼镜。你看,随着孩子的责任点不断增多,“自律阶梯”也在不断升高,责任高度也在一层层提升。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自律阶梯”其实就是在赋予孩子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用看得见的“爬阶梯”方式,带领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一旦规矩成为自然,孩子也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一份好能力,逐渐从“爸爸妈妈叫我这么做”,过渡到“我自己想这么做”。我把这个过程称作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自我成长。因此,我建议你也试试,和孩子一起画一张自己的“自律阶梯”图,并结合生活中的小事来展开练习。
第2步 时间管理才是自律者的核心训练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你会发现养成自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有情绪表层的,有心理深层的,有行为习惯的,更有刻意训练的,而时间管理就是训练和考验一个”自律者“的最有效途径。
我曾遇到过一位12岁的少年,他告诉我:“Jane阿姨,我有拖延症!我知道自己该做作业,却经常望着窗外的天空发呆,有时候一望就是4个小时,就是没办法写作业,真不知道怎么办!”
这孩子很聪明,在学习上遇到的瓶颈不是来自学业本身,而更多的是学习习惯、时间管理和自控力薄弱等问题。
我问过很多有拖延习惯的孩子,他们是否觉得拖延了该做的功课就很开心、很刺激?他们给我的回答让我很意外,他们一致认为:虽然自己“偷”了一点时间去及时行乐,心里却并不开心,反而一直在抱怨自己“这下时间不够了,该怎么办?” 由此可见,不自律的孩子其实内心很苦恼,他们不是不爱学习,而是对时间有自控的障碍。
因此,我来介绍2个教孩子管理时间的小工具:一个叫“时间饼“,用来启蒙孩子对时间的分配意识;另一个叫”时间沙漏“,用来引导孩子关注时间的效率。
A、边画“时间饼“,边分配时间
图片
由于时间与责任心一样是极其抽象的概念,它看不见摸不到,尤其孩子在6-8岁前还不能领会因果关系,所以他们很难理解为何父母总是那么着急,总对自己喊“你没时间了!” 因此,教会孩子管理时间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具象的日常活动,代入到抽象的时间刻度里去,这样孩子就能看见时间的长短、做事的前后顺序了。
“时间饼”就像孩子们爱吃的比萨,只要把每一块比萨饼里的任务、活动与时间区域对应起来,就可以把日常生活变成一张五颜六色的“时间饼“了。
比如,给起床睡觉、吃饭、上学、兴趣活动等标上时间刻度,再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形象地看到,自己喜欢的活动落在哪个时间段;排在溜冰前边的正好是完成周末作业,这可是必需做的项目,一旦拖延了功课,自己喜爱的溜冰项目就有可能被取消。
你看,有了这张看的见的“时间饼”,父母可以有效减少唠叨和催促,一旦孩子拖延了功课,就提醒他去看看“时间饼”,这样做既加强了孩子的自律意识,又减少了亲子矛盾。
等孩子稍大了点,他们就有能力把具象的”时间饼“转变成文字化的”任务清单“了。比如,教孩子把一块块披萨饼变成一条条横向的格子,时间标在左边,任务写在右边。如果孩子一开始理解有困难,可以和他一起把披萨饼一块块地剪开,按时间顺序上下排列好,这就轻松地做出了自己的每日学习时间表了。
最近我的小儿子告诉我,他本学年的全部科目成绩都拿到了满分,而且网课之后并没有感到复课的困难。他为我分析了原因,就是因为在上网课期间,他每天坚持做”任务清单“。
他说:“妈妈,不瞒你说,每天早上做任务清单,一开始的确会觉得慢一点,因为需要花时间做规划。但是,习惯了之后,你会觉得做起事来更快。我好像觉得身边有个影子在帮我,我不用太担心了。” 我想,小儿子口中的“影子”就是时间的影子吧,它能帮助孩子心中生出一个看不见的时钟,那就是时间观念。
B、巧用“时间沙漏“,学会管理时间
图片
当孩子理解了时间的分配概念后,下一个功课就是了解时间的长度和做事的效率。
举例,一个孩子爱看电视,妈妈规定只可以看半小时,但孩子并不明白半小时与60分钟的区别,因此到了时间很难自觉自愿地停下来。再比如,当你告诉孩子他用10分钟做好数学预习,再花15分钟抄写英语单词,孩子虽然点头称是,但心里却是懵的,因为他对时间的长度没有实际的认知和感受,所以,家长对孩子说再多的道理,也是瞎子摸象,白费力气。
我的应对方式很简单,就是带孩子去买不同时间长度、有颜色的沙漏。比如,10 分钟的沙漏是黑色的,20 分钟的是蓝色的,半个小时的是浅白色的,这样用不同颜色的沙漏让孩子看到时间的长度。接下来,我会让孩子为某个活动选择一个相对应的时间沙漏。比如,读绘本半小时用浅白色的,讲故事20分钟用蓝色的,看电视10分钟用黑色的……由于这些活动都是孩子乐于做的,所以他们会对沙漏所代表的时间长度特别敏感。慢慢地,孩子便会在心里建立起一个看的见的时间表,为之后的时间管理打下认知和心理基础。
在这里,我再强调一下提升孩子的时间观念,就是提升未来的学习效率;这里我做了一张时间规划表,大家可以下载参考使用。
第3步 增加跨步的阶梯数量,家长急需塑造“温柔的权威”
一个孩子对待自我行为的模样会映照出一个家庭的教养模式。有一种家庭教养模式被称为 “权威型”(Authoritative),它的教养特点是“温柔的坚持”,也就是家长既拥有权威,但又愿意理解、尊重和接纳孩子的感受,会对孩子的行为做出适度的要求和控制。这个教养模式最有利于培养出孩子的“自律”性,因为孩子既有规矩可循,又享有一定的独立性;家长呢,敢于放手让孩子练习自控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当然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负更多的责任。为了塑造“温柔的权威”,家长需要完成以下四大自我改变:
改变一:不做 “斗士”,做朋友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孩子天然地会选择听自己喜欢的人说的话。如果他抗拒甚至讨厌你,即使你说的道理是对的,他也不会听你的话。所以,父母不要做 “斗士”,要做“外交家”。
我们都知道外交家身上 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说服力很强,让人心悦诚服,听着开心,做着也开心;当孩子遇到这样的父母时,就会很自然地遵循家长制定的原则,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乐意通过家庭讨论,来达成目标。
改变二:对低龄孩子,先造环境,后立规矩
我们常遇到小年龄孩子看电视不肯关机的难题,即使事先约定好看几集或几分钟动画片,但因为动画片的情节是连续性的,所以无论你跟孩子约定看几集,他都想继续看下去。因此,我的建议是移除会让孩子分心的人、事、物件。比如,在孩子的睡房和学习的环境中不要放置电视机和电子产品,一旦做完“该做的“事情后,才可以去另一个屋子看电视。父母也不能在孩子面前一边玩游戏,一边逼着孩子看书或者做作业。
改变三:对大龄孩子,设好底线,让孩子自主
等孩子稍大了一点后,就要设定明确的规矩底线。比如,我会说:“我们家每个人都需要先把作业或工作做完,才可以使用电子设备哟!” 这后半句话就是让孩子有限度的“自律”,只要他在预设好的规矩底线内,就可以拥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这就是在引导孩子从 “他律”走向“自律”。随着孩子的“自律”能力越来越强,父母给与的 “他律” 底线也可以变得越来越模糊。
改变四:规矩也要跟着孩子变
先说一个我小儿子的例子。他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本家庭手册,老师要求家长检查完功课后,签上名字。四年级时,老师告诉家长,如果觉得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良好,知道自己该遵守的学习规则是什么,就可以把这本家庭手册交还给孩子,让他自己为自己签字,这也就是自我管理。
我特别赞同老师的做法,因为这样能给孩子创造时间和空间来锻炼自律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然,小儿子偶尔也会出现作业没做完的情况。这时,我不会急于向老师告状,而是督促他在家庭手册上写清拖延作业的原因,向老师请求延期交作业。这样做,就是让他体会到一旦不自律,就要自己去面对后果。
所以,我们要跟着孩子的成长变化来调整孩子自律的范围和程度。
格局观察
戴上父母格局的眼睛,看到孩子问题的本质!
讲了这么多,无非就是告诉各位家长朋友们,自律不是靠父母监督和约束形成的,更不是靠逼孩子听话养成的;相反,有格局的父母会体认到,给与孩子自我管理的空间,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控力。
现在,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一起规划出今天的事情有哪些,然后把它们一块一块地按时间分配好,画出一张你们自己的时间饼。请注意几个细节:
1、尽可能尊重孩子的选择,包括去玩或者看电视,引导他把控好时间就是了;
2、不要提很多要求,但要画得清晰,任务分配得明确;
3、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动手。
最后,我想提醒你,无论是教孩子高效学习方法,还是管理好时间,这些训练都必须是 “前置式”的。也就是说,如果在学前和小学初期,家长不关注孩子的责任心培养和时间观念的建立,等孩子开始高年级学习后,他很难突然变得“自律”起来。一个缺乏自律的孩子,即使够聪明,即使父母督促够严厉,从长远来看这个孩子很难成为成绩优异的自主学习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