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讲没有外在显化的内在成长都是自欺欺人,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要在事上练事上修才是实修。
我们的内在成长与外在行为有一致性,才会顺遂自然之道,通过做事情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去实践去检验去深化内在修养。"我们既然很难保有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态,那最起码的了悟就是明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处理日常事务中所有的相其实就是色受想识的造作,心被役。真相是所见诸相非相。
"事上练事上修"才会在实际行动中不断磨练和提升自己。
"行住坐卧皆是禅",以前总会被各种问题缠绕,比如夫妻关系婆媳问题亲子教育,包括工作中的人事纷扰等,为啥总有不如意和欠缺?老师讲问题就是量身打造的结果。还是心中有无数个未被满足的期待,那也是潜在匮乏感的延展造作。现在明白了所有理论认知上的如果不辅助心上功夫的锻造洗礼净化,那些浅知拙见也都是浮于表面上的功夫。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通过每一件小事来修行。在儒家思想中,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即通过个人修养来影响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就像今天上午去养老院做义工活动,当看到那些老人因为我们的到来或喜笑颜开或感动落泪的场景,就自然萌发了心上的力量,觉得自己原来也是可以有任何一种行为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份光和热。
将这种思想应用到现代生活中,也意味着我们应该在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中不断自我提升,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我们的价值观和信念。这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也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会如此,家庭何尝不也是这样?问题存在于关系中,处理好各种链接和关系,保持正念正觉是前提,就这样脚踏实地认真并喜悦的热爱生活的每一个点滴瞬间借事反观自省故事的演绎者-那个我是怎样导出这生活的一场场悲喜人生的?
参差多态就是这样子的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