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的问题在哪一层?你的对手可能在大气层

你的问题在哪一层?你的对手可能在大气层

作者: 李东方l创新教练 | 来源:发表于2020-12-15 22:57 被阅读0次

    是否专注于定义问题是具有大局观的战略思维与经验导向的专家思维的重要区别,定义问题也是思辨者的鲜明特色。

    日常工作中,面对棘手的问题时,人们常处于一种亢奋的“救火状态”,惯性地急于着手解决眼前的问题。而定义问题这个步骤,甚至连同后续的分析和验证等,都通常因“没时间”而被忽略,直接进入交付或解决的步骤。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定义问题简单而直接,不值得投入过多的精力。然而,定义问题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问题定义出现偏差将直接导致其他步骤出现偏差,最终答非所问或解决了错误的问题。

    战略思维从全局高度把握问题的准确性,重点在于“为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并不聚焦“怎么做——实施的细节”。专家思维则往往把“为什么——解决什么的问题”当成已知,而侧重“怎么做——实施的细节”以及成果输出,比如“用什么方法、以什么速度和价格,在限定时间内敲钉子”。因此,在项目初期,战略思维更注重需求端的逻辑,而专家思维十分注重过往经验、专业和最佳解决方案。

    战略思维和专家思维没有对错和高低之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都有各自的优势。战略思维是在“做”之前,强迫当事人跳出思维定式和实施细节,从全局和需求角度考虑问题并定义问题本身,是强调理性“想”的思维;专家思维是凭借过往经验和专业知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聚焦落地实施“做”的思路。

    如何衡量是否“定义了正确的问题”?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当这个正确的问题被解决后,相关的所有问题也会得到完全解决而没有后遗症。定义了正确的问题后,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时就会发现问题表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被影响的人会在深层行为上发生变化,从而使问题完全得到解决,而不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暂时缓解。

    在定义问题时,第一步要摸清问题的大背景,从全局角度看待这个具体问题。比如,这个问题出现时市场需求的变化、竞品的模式和成绩、有无创新性的科技潮流或替代品等。这些都有利于将问题复位到大的商业背景中,而不再孤立地看待问题。对问题上下文的探究,有时会启发洞见的产生甚至引发对问题本身的重新定义。

    第二步要定义成功解决问题的最终验证标准。验证的标准可以是财务上的指标,比如三年内收入增长100%;也可以是非财务的,比如品牌市场影响力一年内达到品类前三。具体且可衡量的验证标准不光有利于项目最终的验收,还能给团队一个具体的便于在工作上进行协同的方向,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步是明确问题的边界。项目管理十分重视“项目范围管理”,因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稍不留意,问题的范围就会悄然变化,也就是“范围蔓延”(Scope Creep)。问题或项目范围的经常变化会直接导致团队缺乏聚焦,也会造成解决问题的周期超长,资源管理失控。明确问题边界要与主要的相关方进行商榷并确认,如果是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强烈建议将达成的共识记录并存档。

    第四步是弄清楚解决问题时的限制条件。应用前文所述的MECE原则,通过头脑风暴,可以形成一个潜在方法的清单,彼此独立不重叠且穷尽地解决问题。但现实中并不是所有方案假设都能被接受,所以在定义问题时就要明确解决问题的制约因素。比如,要解决“三年内收入增长100%”的问题,除了企业本身的自然增长,能否通过收购等方法利用资本杠杆提升收入?能否通过财务变通,如财务并表或调整收入确认的方法快速达到既定目标?这些都是问题定义中需要明确的不可缺少的限制条件。

    第五步需要明确问题解决的相关人员和责任人。解决复杂问题一定需要团队协作,甚至调动外部力量。关于相关人员的归类,可以借鉴项目管理的经典“责任矩阵RACI”。责任矩阵将相关人员分为四类:R责任人、A负责人、C被咨询人和I被通知人。弄清了问题解决的相关人员,在后续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责权就相对清晰,容易追踪问题解决的进展,最广泛地联合各相关方解决关键挑战。

    第六步是明确能调配的资源。资源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相对容易调配,但由于问题优先级等制约,定义问题时要明确哪些内部资源可以重度使用,甚至排他地专用一段时间。除了内部资源,还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外部资源包括专家、信息来源(例如专业数据库等)、专业服务商等。对内外互补资源进行结合并充分利用,往往会有助于推动问题解决的进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问题在哪一层?你的对手可能在大气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mg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