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勤于思考
金句:
人类发展史就死极少数想明白了的人不停挣扎的同时,被绝大多数想不明白的人谩骂、侮辱、陷害、谋杀的历史。
有脑子不用等于没脑子。如果用,那么“应该怎么用”就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选择,这是一个人的奥德赛。海妖的歌声无孔不入——而我们除了耐心之外却没有任何其他抵御工具,“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为求索”。
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思考虽然不费力气,但实在太麻烦,为了避免麻烦而把思考推给别人是一种常见的解脱手段
独立思考的陷阱:
迷信权威:
“求人不如求己” 我们生活在一个新人成本极高的社会。
权威不一定正确——对正确的权威信息很多人的理解并不正确——权威可能别有用心——权威可能并不存在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
很多人不能正确对待尝试真的令人非常震惊——漠视常识、遗忘常识
权威不是用来迷信的,权威在更多时候应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辅助工具
独立思考的一把钥匙是这样的:
1、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
2、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
3、准确的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俩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
拒绝独立思考、把思考的工作交给别人,不仅不省时间,恰恰相反,非常浪费时间——甚至浪费一生的时间
回避思考的思维模式
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实际上他们确实死得很快。罗素
most people would die sooner than think—in fact they do so
—Bertrand Russell
2、思维陷阱
常见形式逻辑错误、非形式逻辑错误
导致人们犯下这些逻辑错误的最重要原因只有两个——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概念不清:不停修订和增补一些必要的(或者至少是暂时必要的)概念,证伪和丢弃那些错误的、不必要的概念,就是为了能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楚。
我们与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之间就好像有一层毛玻璃,我们把所应用的概念打磨得越准确,就相当于把那层毛玻璃打磨得越透明,把这世界看得越清楚。
脑子清楚:脑子里没有乱七八糟的、毫无必要的、不讲根据的、混淆视听的概念。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
读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理解。
“脑子混乱”:把根本不是一回事的东西当作一回事。他们构造世界的概念是粗糙、混乱、未经细分与整理的。这样的人看问题永远只能看到表面,又是甚至连表面都看不清楚,当然谈不上“穿过表象看实质”了
历史与历史书的差异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最好去读一下该学科的发展史,这是最好的起点。
时间管理与自我管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
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未知永远存在
从本质上来看,未知和不确定性是一回事。
自我感悟:在设计行业这么久,却从未认真的去思考过,设计究竟是什么,设计的基础概念又是什么?
解决办法:阅读书籍,关于室内设计概念,设计概念等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