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蒋方舟——《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作者: 半夏四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2-06 21:25 被阅读0次

    他们是被现实裹挟的一代,

    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早早觉醒,

    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与伪饰,

    要更早地被抛入一个满是竞争与争斗的世界。

                                                    ——摘自面封

    插曲:想到了一个词汇“adulatory”。我有一个自己的记忆方式:成年人是阿谀奉承的。

    1  书籍介绍

    一部杂文集,作者变换人称讲述着他人和自己的故事,从三个板块来反思成长路上的得与失,分别是“被绑架的一代”——描画身旁被绑架的一代群像(即”别人家的孩子“)、“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游走于同是作家的作家圈,思考时代与写作的矛盾与融合和“审判童年”——以成人的角度回忆童年与亲人。

    在第一板块中,作者用九个人物故事为我们描绘了80后的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在《天才的出走》一文中,作者用讽刺与怜惜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少年天才最后出家的故事。主人公是作者的同门师兄,在高三那年,被学校寄予厚望冲刺数学奥数金牌的他突患眼疾,看不清题目,奔波于各大医院,拿不同的药,继续回学校做题。在集体荣誉面前,个人的牺牲永远是那么理所当然。看不清题目,母亲一字一句地念。一边跟题目战斗,一边和身体鏖战,内心的困惑也时隐时现:“我这是为了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答案是学校网站上的红字喜讯。当人的价值开始被机械利用的时候,这是教育的悲哀。进入北大,主公人先进入了耕读社 ,一个研究禅学的社团。在纷杂的世界里,禅学彷佛是他心灵的栖息地,在这里他能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后来,对儒释道感兴趣的他转向耕读社。担任第四任社长的他,带领耕读社发扬壮大。他自己也在不断“向下发展”:笃信佛教,用“善”与“恶”来记录今天的行为。这些变化与身边的人有着明显的“异样”,因为一次播放带有极强宗教渲染色彩的佛教纪录片,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弹劾。此地不留我,自有留爷处,他去了一个真正能接纳自己的地方——龙泉寺。在写这篇文章前,作者借着义工的名义在寺庙中与主人公有几次一面之缘,后来再去时,他已经离开了。也许,对于他来说,那个“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的答案还在路上。

    第二个板块是我感触颇深的一章。作者从小饱读诗书,那些作家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必然影响着她现在的思维创作。现在的她,为什么是这样的她?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她阅读的作家书籍中找到蛛丝马迹。同王蒙的采访中,她明白身为作家的荣誉与命运,同国家的荣誉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穿梭于马尔克斯的著作中,她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孤独作伴”;民国的张爱玲是她崇拜且喜爱的女性,世人皆谓她生性凉薄,我却觉她同情至极;文学创作离不开城市与乡土文化,罗兰·巴特的“去闹市区或是到市中心,就是去邂逅社会的真理”替她找到了创作的喷泉的根基……游走于中西方先哲的思想中,塑造了现在的她——清透且笔力遒劲。

    第三个板块看得比较匆忙,作者描述了小时候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的生活状况,对妈妈的依赖和对父亲的疏离等身边人的故事。虽然是第一人称描写,但是还是在写别人的故事,文学中的亲人角色,留下只言片语涉及到自己的家人。这种大量的铺垫,许是因为记忆的不深刻,并没有太多故事开展。(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猜测。)

    2  作者介绍

    著 / 蒋方舟

    听到这个名字,我条件反射出“才女”。这也是我对她仅有的认识,后来也被各种媒体推动着得知少年成名的她被保送清华,再之后就是这本书。

    这是我第一次读她的著作,当初买下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好奇。这位少年天才,还是湖北的作家,我为什么不去认识一下?

    作品是与作者交流的直接通道。你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的秉性与坚守,即使你们未曾谋面,但随着你阅读的广泛与深入,一个清晰的人脸轮廓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文字犀利的她,大概有一双炯如虎的眼睛,用第三者的视角审视着这个世界,合理的,不合理的,都成为笔下跳跃的灵魂,被框在一本四四方方的书页中磨合。

    少年成名的她,借着东风,一路扶摇直上,在她身上没有“伤仲永”的悲哀,过早地在名利场上趟过,不沾染铜臭,可以说她的定力很强,她一直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抛开一些新闻,单单就创作来说,我对她充满敬畏,这敬畏一部分源自她的才华与努力,剩下的是我的蜻蜓点水——抓不住创作的主干。杂文不像故事,你可以顺藤摸瓜,想象后续发展。你是在阅读,但是你抓不它,不过你还是会继续读下去,不由自主地画线批注。九年前的书籍,现在来看,依然是一部具有思考价值的书籍,书中的教育现象、作家现状以及与亲人之间的相处等等,在今天,依然是一些拿出来被深究的话题。我羡慕她的才华与灼见,在青涩的年龄已经把写作当作记录社会发展的工具。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铿锵有力,有着血性一般的坚定与内忍。作家是这个社会的眼睛,用笔杆子记录着镜头之外的底层,担负着为民请命的责任。

    3  自我反思

    整本书读下来大约用了五个小时,当我把自己放在一个空旷的空间,沉浸在整个五小时中时,我发现时间过得很快。合上书本,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记住了什么。脑袋是混沌的,因为信息太多,大脑还未形成体系,让我能够消化。但是当你轻轻提及某句话时,我便能跟你娓娓道来这个故事。

    二十三岁的自己读二十三岁的她写出来的文章,方显自己的格局小。我的目光聚焦于生活琐事,她是站在世界的角度,放眼整个人类世界,带着满腹经纶、饱读四书五经的笔墨不被这个世界改变。

    我感慨这个跟自己同龄的人能写出这样的文字,直抵人心;打心底佩服她的博览全书,信手拈来的西方作家的名字,我一个不知,还有一些类似“拥趸”这样的生词,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还是道行尚浅。

    书摘

    整理 / 大锤

    1. 校园很大,路长得没有尽头。

    2. 俗世的乐趣,不再是常态,而是暂时逃避的去处。

    3. 真相是复杂多面的。

    4. 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

    5. 这一代年轻人很冷,“而且是一种不舒服的冷——缺乏热情,缺乏善意,对待周围的事物,尤其是对待人(可以说是包括自己的亲人在内的一切人),有一种刻骨铭心的冷漠。”

    6. 年轻人最基本的就是:不怕穷,对财产也没有恭敬心。

    7. 无论吃了多少东西,心里还是空落落的。

    8. 因为它从未离开过我们,它是良知的经纬线。

    9. 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不为心役,坐拥一整块五人的疆域。

    10. 世界变了吗?其实并没有。社会看起来是仇富的,但仇富的本质是仇穷,权力和钱仍是仅有的被认可的追逐目标。

    11. 三十而立,立的也不过是安身立命的立;全副武装,对抗的不过是不断攀升的房价走势。

    12. 也不怪现在的大学生们政治冷漠,比较两个年代的大学生的生活就知道,现在有看不完的剧、刷不完的屏,怎么会去想那些跟自己不相干的事情。也许他们长大了,进入社会了,碰壁了,才会不一样一些。

    13. 时间久了,理想的镜子起灰,需要多擦拭。

    14. 人心像是早就烤成了灰烬,用手一捻,不过是多了一层灰。

    15. 七十年前,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大获全胜,是因为“学术独立”是学校和执政党谈条件的共同底线。

    16. 他们是大多数,他们生活在我们的视线边缘,在旅游地图以外,在电视镜头不会拍摄到的地方。

    17. 艺术,用于凌驾于意识形态之上,而写作,是一件再个人化不过的事情。

    18. 作家真正该恐惧的是失去自我。

    19. 孤独和饥饿是我创作的源泉。

    20. 荣誉和诱惑,是写作者的坟墓。

    21. 作家有权利保持自己的遗世独立,同时,他也必须和所生活的时代有着某种同频的互动。

    22. 作家有以诚实反抗社会的义务,有以正直对时代保持悲观的距离的责任。

    23.对于作家而言,比起改朝换代革命,他更应该关心的是那些革命改变不了的,永恒的人类苦难。

    24. 故乡是用来怀念的,故乡是用来美化的,故乡是用来失望的。

    25. 文学要寻找它的发源和母题,乡土则成了最好的素材。

    26. 愿意深入生活的作家,才能寻找到深层的真实。

    27. 右倾的思想我用左手写,左倾的思想我用右手写,而我自己完全是中间的。

    28. 运转和影响世界的力量,是爱。

    29. 人就是因为不再恋爱,才会衰老。

    30. 在汹涌推挤而不断前行的人海中晃荡,是一种奇特而孤独的经验。

    31. 没有人比作家对城市更熟悉。

    32. 我们的生活也成了这样慢吞吞的老女佣,求之不得的无奈多过于踌躇满志,事与愿违的情况多于种瓜得瓜。

    33. 所谓“成长”这件事,说穿了,就是一个接受不那么讨人喜欢的真相的过程。

    34. 一个清明的世界并不是不好,只是太过无聊。

    35. 童年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有些人的一瞬莫名其妙就成了永恒。

    36. 时代的火车往前开,拉开那些愿意的,拖着那些不愿意的。

    5  写作的意义

    童年时候,写作是为了把自己和周围人区别开。青春期,写作是为了克服孤独。即使创作了十七年的她,依然有着写作疲倦,但心里的那把戒尺“识其时,行其运,知其命,守其位”鞭笞着自己,珍惜尚能自由写作的“时”,守着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作家的“位”。                                                                       

                                                                                                              ——整理自代后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蒋方舟——《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vu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