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好朋友来家里玩,儿子死活不让人家进家门,儿子和老公在外面展开了拉锯战。
“他是你好朋友啊?好朋友要一起玩的啊。”老公晓之以情。
“不让,就不让。”儿子霸道的说着,毫不相让。
老公使出了杀手锏:“你们一起玩,我让你看一集动画片。”
“不要,就是不要。”儿子固执的顶撞。
我们两个瞬间炸毛了,直觉是这个孩子太自私了,太不通情理了,太顽固不化了,太。。。。。。
炸毛,你所不知的三大好处
儿子看到我们炸毛后,做出了让步,几秒后和小朋友玩的不亦乐乎。
生活中,我们最害怕自己会情绪失控,会炸毛,会不由自主的陷入到偏执的情绪里,可炸毛的好处我们却很少人想起。
这个世界有太多东西都有其两面性,一如负负得正这样的数学公式,但我们却偏执的把炸毛划入到负面情绪中,如洪水猛兽,避之不及。
学完《有控制的炸毛是门技术》课后,经过认真反思,我发现炸毛的好处如下:
一、让惹你炸毛的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进而采取措施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
妻子对丈夫每天沉迷手游的事抱怨很多,一天看见孩子也跟着丈夫一起玩手游的时候,瞬间炸毛。
丈夫虽然不可能一下子戒掉手游,但起码在妻子和孩子面前有些禁忌。
二、炸毛让双方认真深入的思考,面对问题该怎样更好的解决问题。
儿子的不礼貌行为惹我炸毛后,我经过认真深入思考,慢慢引导他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思,并对类似事情想出解决办法。
三、对每个人来说,炸毛是必然的,不炸毛是偶然的,但炸毛之后带来的自我反思却是能够螺旋式自我提升的关键。
每个人生活在当下,不可避免的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每个人都是自带火药的武器,稍不留神就原地爆炸了。
炸毛,表明我们需要被理解,被尊重,被认同,被重视。
回顾我自己的炸毛时刻:逼我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
比如:过年必须回婆家过年,娘家以后再回;我在单位加了一整天的班回到家,老公在家玩手机没有去接孩子,还嫌我没有收拾好家务。
这样的事情能让我原地爆炸一千次。
原因是:回婆家过年让我感觉我不被重视不被认同,作为一个上班族的女性,家里的半个经济支柱,我没有等到等同的尊重。
对老公抱怨的炸毛是在我辛苦加班一整天,不被理解、辛苦、疲惫外加委屈导致我瞬间炸毛。
炸毛表明我们需要被理解、被尊重,被认同,被重视。
有温度,有感知,有反馈的关系是属于人与人之间最动人的部分。
炸毛属于我们反馈当中相当激烈的情绪表达,表明我们有多么的在乎身边最亲密的人对我们的感知和反馈。
直面炸毛
之所以造成炸毛,是因为你之前对我有很多的不理解、不重视甚至是曲解和误解,我们需要沟通,需要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
经常炸毛如我,需要反思自己的问题,面对炸毛的情绪,接纳自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接纳并不完美的自己是正视问题的根本所在。
带孩子将近六年,我经常因为孩子炸毛,以前是直接对孩子厉声责备。后来我了解到语言暴力的危害,知道出口伤人的可怕,我逐渐探索并改变方法。
现在我依然会发火,把自己的火气冷处理,直视等孩子先说话,孩子在与我对视几分钟后,才说:“妈妈,刚才我不让好朋友进屋是不礼貌的,我知道错了。”
“你想如果你去好朋友家被他堵在门外,不让你进去你难过吗?”
“我才不难过,我自己也可以玩的很好,哼,我还不想进他家呢。”儿子挑衅的望着我,不按套路出牌。
强忍着炸毛,我多问了一句:“我知道你自己玩也很开心,那你想你的好朋友想进来,你却不让他进来的话他心里会怎么想?”
“那他肯定很难受,我下次让他进来。”儿子想了想认真的回答。
感谢我多一分钟的耐心,得到了我最希望听到的答案。
有技术的处理炸毛之道
一、找症结,也就是要透过现象看出本质。生活中,我也发现孩子安全感缺失会导致很多其他不可思议的行动,比如撒谎,胆小,还有叛逆。
二、我为中心是炸毛的前提,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更好的共情,因为理解,慢慢开始平复心情,有时能做到更好的接纳。
三、情绪需要适当的疏导,而不是严格的压抑,不然会造成更糟糕的情绪爆炸。
我发现在和儿子之间快要爆炸的时候,老公救场很快就把我的怒火消了一半,给老公倾诉,分散或转移注意力是个很好的办法。
四、自我提升才是关键,你要求老公事业有成,孩子成龙成凤,前提是自己也有高瞻远瞩的视野。
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期待每一个家庭里你不会成为那块短板。
日子流水般照过,炸毛照样如涟漪般不时泛起,机智如你,拥有对炸毛脉络的清晰理解,并有相应的法器护体,对于炸毛,没在怕的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