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了三个会,两个是我们部门负责的,还有一个是是去“陪会”的,相比于那两个会议,这个“陪会”的会议我不是那么专注,于是发现了点会议内容之外的事情。
这个会议是一个划分一项非常规工作职责的会,主要当事部门和分管领导以及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前面一个小时风平浪静,直到慢慢接近矛盾点,会场的气氛变得激烈了起来。这个说我们没人,那个说不该我管,分管领导也基本持相同意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竟难以抉择,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两个部门主任在讨论时候一位主任的技巧非常值得学习。
部门负责人A说:“我们部门真的没人,往往是一个人跑几个工地,那个盖楼的项目讲讲有个工作组负责,实际也就是我们部门一个人去看看。”
部门负责人B说:“是的,部门A干的很好,确实很辛苦,项目管理的很好。”
B并没有直接反驳或者指出自己的难处,而是捧了一下对方,潜台词意思是既然你们干的好你们就继续干呗,大家也不好继续反驳。
部门负责人A继续说:“这个最好还是按以前的来,部门C来牵头,我们和B分头负责,一开始的初衷也是这样的。”
部门负责人B说:“对,这个事最好让部门C去抓也好,更专业。”
这里B显然偷换了概念,借着A的嘴把工作完全推到了C头上,不管怎么样,与B无关就好。
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只能主要领导拍板。其实我倒不是说这种推来推去的行为有多高明,如果我处在A的位置上面,我可能早就把工作接过来了,才不会有这么多事情。我只是有点佩服B这种说话的方式和反应的速度,即便我能想到也未必能在第一时间做到,这也许就是说话的艺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