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奥运会,更多人愿意为看世界杯付出代价,比如熬夜、迟到、请假、辞职、翻墙出学校等等,想尽一切办法看球,如果看不到急得扎耳挠腮,睡不着觉,而看奥运会,更多的是图一个高兴。因此衍生出世界杯病的说法,但甚少有提到奥运会病。
世界杯期间,很容易碰到穿着各国队服的人,世界杯后,表现出色的球队队服会出现在无数个野球场上,呈现到处是「小世界杯」的景象,而比较少看到人穿着奥运相关或者是自己支持的奥运队的服装(在中国北京奥运会是特例)。
世界杯正赛只有32个国家,关注度却覆盖全球,像小组赛里加纳、科特迪瓦、斯洛文尼亚等平时存在感很弱的国家的比赛,也会有不少观众,进入淘汰赛后对于球迷来说更是每场必看;而在奥运会,不论是观众,还是媒体,几乎所有的焦点都在本国队伍,只有百米飞人大战等少数比赛才能吸引大量无利益相关的观众。范尼凯克提升了400米世界纪录0.15秒的战绩,足够石破天惊,但在各门户网站的位置,并不显著,在知乎,也没有多少人讨论,男排决赛这种重头戏,必须点进排球的子项目,往下滚几屏才能看到寥寥数条报道,知乎上更是无人关注,说白了,奥运会大部分关注点是民族情怀,真正关注赛事价值的并不多。
世界杯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世界杯结束,有很多新的观众转化为球迷继续关注各种足球赛事;奥运会也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但大部分奥运会结束就各找各妈了,从普通观众转化为各个单项赛事的爱好者概率不高。
世界杯的预选赛阶段,已经是高关注度赛事,欧文当年拿金球奖,世预赛对德国的帽子戏法有很高的加成作用;奥运会的预选赛关注度很低,焦点都在16天的正赛。
世界杯的参赛队中,有相当多的球迷可以认全巴德意西英法等强队大名单所有成员及弱队的部分球员,在世界杯期间,新的观众很容易在身边找到一些可以从战术、球员特点,到球队典故、球员八卦进行比较深入科普的老球迷,而奥运会,大多观众对比赛、对运动员的了解比较少,看比赛基本依赖解说的科普。
资本是影响力的风向标,资本的风向,就是对各项影响力考量的综合评定,反过来资本投入之后又会放大这个影响力。资本对足球的关注度、投入就不用具体说了,现在中国的资本席卷五大联赛,足球周边创业的团队拿到风投的也数不过来。
说这些现象,世界杯对文化领域的入侵是全面的,品牌忠诚度极高,而奥运会的影响力局限于自身。世界杯更多的是依靠运动本身来吸引观众,奥运会,更多依赖的是政治正确、民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