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依恋,讨论的是婴儿与抚养者,主要是父母之间的特殊情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斯曾经设计过陌生情境测验来评定婴儿对于母亲的依恋。研究结果表明,婴儿与母亲之间主要存在三种依恋类型,一种安全型依恋,一种是回避型,第三种是矛盾型。
对于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来说,他会在内部形成对世界和对自己的工作模式,即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以信任可以给予他爱和关心的,而他本人也是值得信任,值得爱和关心的。这样长大的成人也能够在成人世界里建立和享受健康的关系;
对于回避型依恋的婴儿来说,这个世界是冷漠的,不安全的,没有爱和关心,只有漠视和伤害。婴儿会形成对自己的认知,即我是不被爱的,我是不配得到爱的。这样长大的成人会世界充满敌意和防御,与其被这个世界伤害,被别人伤害,那么宁可不要感情,不要亲近,甚至会在亲近之前先去伤害。
对于矛盾型依恋的婴儿来说,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无法控制的,依靠别人是危险的,但又忍不住想寻求爱和关心。长大之后的成人会很矛盾,既依赖又不想依赖,因此会以讨好和依赖的方式去寻求爱和控制,同时也很容易发怒,因为感觉会随时被抛弃和漠视。
婴儿时期的依恋类型奠定了每个人最初的信任框架,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对于关系的态度、建立和维系关系的方式千差万别的原因所在。
有句话叫做“不幸的家庭都类似,幸福的家庭则各有各的幸福(方式)”,信任也是如此,不信任的人会有很多相似的表现:
(1)有种不信任表现为防御性很强,带有强烈的敌意。
这一类人表现的很强势,很骄傲,对方无意中的一句话,会被TA视为挑衅和羞辱;习惯用直接和锐利的语言去攻击对方。
在学术争论中,业务讨论中,或者日常沟通中,经常可以看到面对不同意见或质疑而激动不安,一定要把对方气焰打压下去的情况。在亲密关系中,也要占据主动,既需要对方的服从,又看轻对方。这种攻击性并非针对某个人,而是为了避免伤害而沿用的一贯模式
(2)有种不信任表现为对他人和事态的绝对控制。
在职场上,经常会有些事必躬亲的管理者,对细节非常地在意,一定要全部亲力亲为,看似是追求完美,实则是不信任其他人能做的比自己好,这种对所有细节的掌控本质上是为了避免失控。
(3)有种不信任,表现的方式是“爱”
这种表现非常隐晦,因为是以爱之名。有些家长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生活,过人生,甚至从孩子未出生时就安排好了一条所谓稳定妥当的通途。
这种“爱”的背后,其实在传达这样一种想法:“靠你自己是不行的,你没有能力可以过好,我们也不相信你。你只有依靠我们,走我们给你安排的路,你才能过好,才能幸福”。
(4)还有一种不信任,表现的方式是不敢爱
因为童年时没有得到被安全和及时照顾的体验,不相信会被真心对待,不相信会被长期照顾,不相信会有人爱我。因此面对感情,面对友谊,面对善意,无法接纳,无法靠近。一旦有人爱自己,关心自己,尽管渴望,却总是要逃离。
而所有这些不信任的背后,都是不信任自己。
你认为别人的不认同会让你没有价值,因此你不能接受质疑;你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承受意外的风险,因此一切都要按照自己设定的模式去走,要自己把关才放心;
你认为无法了解伴侣所有的行踪或信息,你会遭遇背叛,失去爱和家庭,因此要掌控对方的一切;你认为孩子一旦不按照设计好的道路去走,就无法成功,你自己作为家长就很失败,因此你要安排好孩子的人生。
质疑、背叛、失控之所以会消解你的价值,是因为你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你认为,只有得到了认可和肯定,得到了别人的爱,你才是值得爱、有价值、有存在意义的。来自外界的力量成为了你信任自己的来源。
欧文亚隆说,“要完全与另一个人发生关联,人必须要先跟自己发生关联。只有当一个人可以活的像只老鹰,不需要任何观众,才可能爱慕地转向另一个人;只有那个时候,一个人才能够去关心另一个存在的。”
所以这是一个思维的陷阱。当你能够信任自己,接纳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不因其他人的质疑而削减,不因失去其他人的爱而消失,不因出现意外突发情况就被全然否定时,你才拥有了放手和信任他人的能力。
进一步来说就是,当你完全地信任自己时,你才可以承受失去一切,却恰恰不会失去。当你无法信任自己时,会时刻恐惧失去这一切,更要拼命抓住,却反而抓不住。
那么是否早年形成的依恋类型就决定了我们一生的人际关系呢?
在培训程中,当讲到依恋类型时,常常会看到很多学员跟我说,噢,原来我会这样,是因为小时候爸妈没照顾好啊。或者是:要不是我爸妈,我人际关系肯定比现在好,我也不会这么防着别人。似乎是找到了一个替罪羔羊,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心责备的对象。
确实,早年的依恋体验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没有时光机可以让我们重头再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童年决定论,不代表着无计可施,更不代表可以成为不信任的理由。
因为信任是一种能力,一种可以训练和提升的能力。而一个成熟的成年人,需要培养信任的心态和信任的能力,而不是将改变的可能性固着在不可改变的过去。
信任,本来是一个选择题。信任或者不信任,只是个人的选择,我们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即可。而对于追求自我成长和提升的人来,信任其实是一个问答题,那就是如何信任别人,如何信任自己。
或许看到这里,你在期待灵丹妙药。但可惜,但我能够给出的只是:
“去相信”
分享一个我的故事给大家。
刚毕业那会儿,我曾经参加萨提亚家庭治疗工作坊,认识了一个姐姐。因为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痴迷,我们相谈甚欢。两天的课程快结束时,她邀请我周末参加她公司组织的课程,说我去了之后可以住在她家里。
那时候,我仅知道她家住石家庄,结婚了,比我大三岁,其余一概不知。我外出经验少,对于石家庄完全不熟悉,亦没有同学朋友在那个城市。并且,我从未见过有人如此热情竟邀请一个陌生人去家里留宿。安全和谨慎起见,无论基于什么,我似乎都不该答应这个邀请,但或许是直觉使然,我还是答应了。
在决定要去的头一天晚上,我才开始慎重地想这件事。这个社会有太多因轻信而受伤害的例子,更何况一个刚刚毕业的小女生,答应一个只认识两天见过两面人的邀约,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太不靠谱了。各种可怕的场景开始在我脑海中出现。
说来也是奇怪,即便是这种情况下,我也没有找个理由说不去,或许是觉得既然答应了,不去就是不信守承诺。在临去之前,我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室友(她在出差),详细说明了我要去哪里,去做什么,跟什么人联系,并且给我爸妈弟弟各写了信,写清楚我的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还写了我的银行账号、密码,就这么忐忑不安地去了。
万幸,我去了。她和老公去车站接我,回来的时候送我。白天我俩一起上课,晚上她回到家做饭,我们三个人一起吃饭,聊起来像是一家人,毫无拘束。他们待我像待一个小妹妹,我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课程是什么内容,我早就忘记了,但初去时的忐忑和回来后的安心和感激,我至今印象深刻。
我并不是一个容易信任别人的人。从小到大,多多少少得到过陌生人的帮助,感受过一些小小的善意,而如此全然地去相信一个陌生人,却是第一次。回来之后我跟她聊我去之前的各种揣测。她说,其实她邀请了之后也觉得自己有点冒失,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没有想到我真的会去,她因为这份信任也非常感动。
这一次略带冒险性质的信任体验,我们都受益良多,对我来说是一种突破,让我不容易信任的心态变得松动一点,更愿意去相信别人。
在这之后的很多年里,我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的活动,也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我们相识的方式很多样化,有在火车上交谈甚是投缘,回京后保持联系和沟通;有一起跳舞、一起参加讲座的闺蜜知交。他们成为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而一切与保持信任和开放的心态有关,又进一步强化了信任和开放。
跟家人、跟自己的相处上,是同样的道理。越长大,越发现自己跟妈妈越像,妈妈的行为模式和语言模式传递到了我的身上,最典型的就是 “不放心”。尤其是结婚后,简直是老妈附体,做家务不放心,买东西不放心,出差不放心,做出决策不放心。我们之间的相处不像是两个成年人,而像一个妈妈和儿子。
当我看到这种模式的传递时,我决定学着去“放心”。忍不住指责、唠叨和代劳时,脑海里给自己敲警钟,“最坏能怎么样呢,只要不涉及底线,随便折腾去”。很神奇,当我放心放手时,真的能够放心。
有时,这世间的道理也很简单。想知道桃子的滋味,就去尝一尝;想知道玫瑰的气息,就去闻一闻;想信任别人,那就去信任一回;想信任自己,那就仔细听听内心的声音。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冒险,桃子或许不甜美,玫瑰可能会扎手,别人可能会让你失望,你的内心也可能会有杂音。sowhat?
最终,你知道了桃子是什么滋味,玫瑰是什么气息,什么样的人可信,什么样的人不可信,并且你学会了分辨,什么是内心真正的需求,什么只是噪音。
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