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地,会收到不同银行的电话、短信,有时一天就好几个,跟约好了、排了班似的,轮流进行。他们热情地给我准备了29万八至59万八不等的备用金,热切地希望我能用一下。
不觉得被打扰,老实讲,被关爱的感觉挺不错的:人家不都讲“爱流向不缺爱的人,钱流向不缺钱的人”么?
内心自忖是丰盈饱满不缺爱的,这些电话、短信又明明白白地告诉我,我也不缺钱,随时提醒我强化这种富足感,承蒙看得起,感谢鼓励。
每次有业务员打电话来,我都耐心听完,然后开心地道谢。
细想来,小时候的零花钱,大约一毛两毛的,用来吃个麦芽糖、芝麻糖、嗑个瓜子儿啥的,就够开心一天的,不是大人主动给的,也不是每天都有,但几乎有求必应,没有落空过。
村里只要传来卖冰棒、西瓜之类的叫卖声,想吃,就会跟大人说,说后就会拿到可以买的钱,或是可以换的粮食,很快就能大快朵颐。
过年时,家里会备一点大家都备的年货,零食水果之类的,从没被限制过只能吃多少,也就不觉得那些有多稀奇;又因为那时信息不发达,没多少见识与诱惑,也就没有体会过特别渴望吃什么又吃不到的感觉。
回想从小到大的这几十年,从来没有拥有过很多很多钱,没有大富大贵,但“有求必应,时时满足”的这种感觉,让我对钱没有特别算计、渴求的心理,需要用钱时可以要到、挣到、借到、贷到,有了也不会乱花,会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懂得在钱来来去去中,求得欲望与克制的平衡、努力奋斗与自我满足的协调,在偶尔慌乱中习得更强大的稳定与从容。
感谢长辈们在我幼年给予的有意无意的呵护,感谢一路走来提携帮衬的亲朋,让我少受钱之苦、能享钱之乐。
谢天谢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