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在考虑给孩子断奶,在网上搜了一些关于断奶的文章,了解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综合起来意思是,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并继续母乳喂养至少至1岁,之后什么时候断奶就看宝宝和妈妈的需求。
断奶最佳时机是:自然离乳。
什么时候断奶,决定权应该在妈妈和宝宝自己手里。当宝宝自己不再想吃母乳,或者妈妈不想再喂奶,甚至两个人都很默契的想断奶,那就完全可以实施操作了。意思是,宝宝与宝妈心里准备充足。宝宝身体准备充足。
切记,强制断奶。强制断奶是宝宝被迫地、被动地接受传统的隔离式断奶,强制与妈妈分离,妈妈痛苦,宝宝也痛苦。
科学离乳,循序渐进。提倡由妈妈陪伴宝宝一起度过,让宝宝停止吃奶的同时,从妈妈身上获取足够的情感支持,妈妈也不因与宝宝分离而焦虑和愧疚。
学了那么多,我还是一拍脑门就强制断奶了,星期一的早上,我背着背包就回老家了。
其诱因在于,星期天的晚上,孩子吃着母乳,我感觉很不舒服,是心理上的,本来母乳越来越少(孩子现在一岁两个月),他交替轮番地吸着,还像小猪一样一拱一拱的,屁股撅得高高的,不厌其烦地吸着,可是,我不舒服。
妈妈:儿子,妈妈没有奶奶了,妈妈去给你兑奶粉喝好不好。
他很配合,我抱着他到客厅准备兑奶粉,我才拿出奶瓶,他就抓过去吸,等我奶粉兑好后,给他时,他乖乖的双手抱着奶瓶,安安静静的专心的喝着。我抱他到沙发上坐着,几分钟,120ml的奶就喝完了。
我越来越感觉到他能够独立了,平时吃饭吃得还不错,会喝牛奶,没有只要妈妈的奶不吃饭的情况。
可是,白天见到妈妈还是会要奶喝,不好玩了的时候也会来喝奶,晚上会醒2-3次,醒了也要妈妈的奶奶安慰。
我想到自己奶水越来越少了,自己也快要找工作了,宝宝的情况也还可以,一拍脑门,我就“离家出走”了,其实,我还想着回老家挖红薯,我真是太天真。
星期一早上出发,中午一点多到家,下午一直在下雨,到了晚上,我就后悔回老家了,我想我儿子,我担心他,我不想断奶了……各种情绪涌上心头。我享受哺乳的过程,哺乳是妈妈和孩子链接的重要通道,在哺乳的过程中,妈妈和孩子是双向、互动,且很默契的关系,母乳哺育了孩子,也滋养了妈妈。我哺乳,我快乐。
这下,妈妈和宝宝分离了,妈妈痛苦,宝宝也痛苦。
星期一晚上,孩子爸爸回家后,晚上十点开了一下视频,我看到了孩子,心里有一种满足感和欣慰。希望他也和我一样,在睡觉之前看到了妈妈,很开心、很满足,知道妈妈不会消失的,晚上能够美美的睡一觉。
这,也算是对我“离家出走”的补偿。本来我不准备让孩子看到妈妈的,我担心他看到妈妈后会哭,要找妈妈,结果,他看到妈妈很开心。妈妈虽然不在家,但是还是可以看到妈妈,听到妈妈说话,这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方便之处。
星期二,我很担心他晚上睡得怎么样,中午和晚上各开了一次视频,了解了他的情况,一切尚可,他需要时间去适应妈妈不在身边的日子。这对我同样是考验,妈妈也在艰难的适应离开宝宝的日子,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不想离开他。这一天早上和晚上一共挤了两次奶,190ml。晚上熬了麦芽+山楂水回奶。
星期三,中午和晚上一共开了三次视频,他可以自己专心的玩了,有说有笑,晚上十一点了还很有精神在客厅里到处跑,挂掉视频时,我看到他,不免有些不忍心,从他的眼神中能看出一丝失落、不开心,手机里的妈妈摸不着,会消失。
我的心情平复了很多,渐渐地适应离开孩子的日子。晚上又挤了一次奶,100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