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金刚经》,说实话挺难理解,而且看不懂,并且流传了这么多年有没有变味也未知,总之去吸收自己愿意吸收的,而对于存疑的持保留态度。我主要的感受三个点。其中有认可的,也有存疑的。
1.有轮回,有转世,现世的恶果是前世造就的等等这一类!
这一块我是完全摒弃的,因为这些是永远没有办法验证的,可以信口胡说,而它的本质是利用了人们的恐惧,恐惧是天性,这个和你有血光之灾,你有凶兆类似,哈哈哈哈,只不是是现在是这样说,啊,你这一世要认命呀,要多行善事,努力信佛,多做功德,这样你来世就有多么幸福,能够享受多少荣华富贵。这里我不知道哪些是迷信,哪些是真正的佛教了,像之前看到祥林嫂捐一条台阶给寺庙,供千人踩,万人踏,这样她才不至于入地狱,供两个死鬼老公争抢。以前看到这个只是笑她愚昧无知,现在觉得这背后的本质不是利用人性当中的恐惧进行欺骗吗?这个是一直不变的,但是也有人说过,对待愚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欺骗,你跟她讲什么道理仁义道德根本没用,很多时候把真相揭示给人了,开诚布公,丧失了神秘感,反而就没人信了!
各种各样的忽悠人,根本看不透人心,我也去过很多寺庙,也进行了验证,套路是我们治好了某人的哪些疑难杂症,然后皈依佛门,但是事实上病症都搞错了,也没有遇到那种能够断定个人命运的高僧,与他们聊天,我发现并不谈及很多,那些算命的人,很模棱两可。当然这里可能只是我没有遇到,保留观点。不过换言之,也很可能借神佛彼此成全。之前看到曹德旺先生写的《心若菩提》,当时觉得他十分了不起,尤其是里面的“三问石竹”每次他一遇到重大抉择,就有高僧指路,这个是不是很玄乎,大家会不会觉得他就是天选之子,好厉害的样子,有没有联想到古代的“神意”“军权神授”,让大家觉得理所当然就是他们,因为我等凡夫俗子是没有这等际遇的。如果真是这样,石竹山门槛恐怕都被人踏破了。因为《心若菩提》是自传,每个人都是无可避免只展示自己想要展示的,那肯定都是好的方面,可是后来通过看各种方面的描述,更客观公正的看到全貌,我发现并不一定完全如此。没有刻意美化,也有进行隐藏。
还有一个疑问点,佛讲究清净无为,穿袈裟,吃斋饭,可为什么所有的佛像都要镀金身,寺庙金碧辉煌呢?既然所有的好坏环境都没有差别,且都是修行,那其实破破烂烂的也挺好的,也应该能够甘之如饴!
另外,之前去一个风景区,七八个财神殿,四五个观音殿,我们都进去拜了拜,后来我想这个财神和那个财神有区别吗?不同的私人老板承包,用来敛财罢了!
2.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人人都可成佛,这个是成佛的关键,也就是指说好话,做好话,存好心。这个不是说一定会有多么好的回报,可能这一生都不会有对应的回报,但是一个啥坏事都不做,什么坏心眼都没有的人,每天都是快乐而没有烦心事的,有不如意的时候反而也会容易出现各种惊喜,久而久之,人缘也是会越来越好,因为他的眉目是舒展的,是经常微笑的,他给人的感觉慢慢就会变得越来越慈眉善目,人们也会更加乐意接近他!这求的不是来世多么幸运,子孙后代会多么好,无法验证的事我们不说,但是对于我们的好处,也是巨大无比的!
3.世间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众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是《金刚经》中很核心的话,也是大乘佛教里面至高的智慧,这是说,所有的相,都是我们虚妄分别出来的。如果你能超越这些形体,能够超越所有的存在,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看到所有存在的本来面目了,对它的本来面目参透了、明了了,不再被这些外形所左右了,这个时候,就是脱离了这些外形,就能见到如来了。【这个很像《道德经》里面的美丑,高下,善恶,有无,都是被人们划分出来的,后面还有一个关于无为的思想,也是如此,不过我还没有理解透彻,道家学说与佛学有很多相似之处】
目前的感受体悟就是这些了,还要继续学习,参悟!
![](https://img.haomeiwen.com/i6720532/40f95082f6bf076c.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