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的孩子,步入小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妈妈们忙东忙西,打听来打听去,设法让孩子读上拼音班、识字班、硬笔书法班。
双减三令五申,家长刚需依然。吓死胆小的,撑足胆大的,偷偷摸摸的总不是好事。
幼小衔接就是提前学小学内容吗?不完全是。还有很多,有的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听我慢慢道来。
01 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
1.幼小环境不一样。幼儿园一般比较精致美观,教室布置得五彩缤纷,赏心悦目,孩子的心情比较愉悦。小学空间大,教室桌椅摆放呆板,教室色彩不丰富,孩子的情绪会紧张。
2.学习方式不一样。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玩中学,学中玩,孩子们无负担无压力。到了小学,是书面学习,要上课有作业,有考查有评比,孩子的压力一下子增大了。
3.家长期望不一样。孩子上幼儿园,家长看重的是孩子“吃饭好不好、有没有睡觉、有没有生病、喜不喜欢老师”这些聚焦健康与情绪的内容。上了小学,立马换成上课有没有听讲、作业有没有完成、考试好不好这些关于学习的内容。过去的温柔妈妈变成了母老虎,剧烈的落差让孩子难以适应。
4.行为要求不一样。幼儿园时期孩子喝水、上厕所等行为随时可以,相对自由宽松。上了小学,为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行为要求就增多了,孩子一下子会适应不过来。
02 家庭中如何开展幼小衔接
1.调整作息时间。幼儿园上学,孩子可以在8:30或9:00点前到,小学大多在8:00前要到校,上学时间提前。第二呢,课堂学习时间,从25分递增到40分,对孩子的注意力是个考验。
所以家长在家里开展亲子阅读,讲完故事让孩子复述、表达,或者延伸其它的活动,时间从25分到30分,过渡到40分,让孩子慢慢适应。
2.激发孩子入学向往。亲子共读《我准备上小学一年级啦》、《同桌的阿达》描写小学生活的绘本,让孩子心生喜欢。还可以通过祝贺孩子长大了,又开启新的成长历程,让孩子有种自豪,马上成为小学生了,诱发期盼。
3.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倾听习惯是第一要事,现在的小孩表现欲望强,老师提出问题,小手林立,叫到谁回答,没有发言的孩子马上发出“唉”叹气声,人立马蔫了下去,不听同学的发言。
倾听是学习力强的必备品质,家长需万分重视。培养倾听习惯有几招:一是读相关主题的绘本,如《打岔的小公鸡》,让孩子知道不好好聆听,学东西会一知半解。二是家长报一组数字,如12356,让孩子回答数字中少了哪个?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三是词语接龙,孩子需要集中精力聆听,才能接好龙。
4.培养自理能力。学习是孩子的事,整理学习用品是他的责任。每天整理准备第二天的上课材料,是对孩子做事条理的培养,也是责任与担当的训练。千万不要包揽,特别是隔代抚养的长辈。
03 适度涉及小学教学内容
当下很多孩子已学过拼音、识字及口算,你的孩子一点儿不学呢,上了小学学东西会慢一些,碰到心急的老师会挨批,会打击孩子的自尊,打掉他的学习兴趣。但是也没必要去上培训,学的太多孩子反而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上课随便,学习品质不佳,中高段就会吃亏。
我们该学点啥?
1增加识字量。提高亲子阅读的频率、加大阅读量。如果孩子阅读量少的,去购“小羊上山——中文分级阅读“2-4册,每1册有10本,10本书又按难易程度1-10的标签,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实情,选择文本来识字。
2.认识声母与单韵母。孩子对”b d p q“声母很容易混淆,我们用儿歌与动作帮助孩子来区分: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右上半圆ppp,左上半圆qqq”,并配已动作来辅助记忆,如右下半圆,右手插腰,左下半圆,左手插腰。右上半圆右手上举,左上半圆左手上举。家中反复做这样的游戏,孩子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3.学点数学,但不是做口算题。家长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培养数学概念,妈妈拿来3个苹果,爸爸拿来6个梨,桌上有几个水果,这就是加法。桌上有10颗小番茄,宝宝吃了2颗,妈妈吃了3颗,还剩下几颗,这是减法。
凑十法口诀,家里可以玩起来:逢9想1,逢8想2,逢7想3,逢6想4,逢5想5.孩子口算想到这个口诀,速度与正确率就有保证。
4.学会跳绳。国家对体育越来越重视,学校开展的体育比赛每学期都有,一年级跳绳比赛是标配。学前教孩子会跳绳,上小学后花的时间精力就会少很多,孩子不累,大人也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