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214851/16d9604edf5d7c65.jpg)
1
标签效应(Label effect)认为个体倾向于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的内容相一致, 给个体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标定的方向行动。
从小到大,我们身边的人总是会说出这样的话:
你学习那么认真成绩一定很好吧?班里成绩第几啊;
家里就你一个孩子,可得好好学习,为你爸妈争气;
别想着以后做这个工作那个工作,公务员才是铁饭碗!
……
诸如此类的话,我们从小听到大。
我们像一张干净的纸,不断被别人贴上标签,写上定义。
这张纸很难百毒不侵不受标签的束缚,就如同植物生长过程被拘禁于牢笼,它的生长形态会发生变化,脱离原来的生长轨迹。
这样的标签,十年二十年一辈子,它像吸盘一样牢牢粘在身上。
2
自己喜欢的玩具被人小孩抢走,你不能拒绝,因为爸妈告诉你,ta是小孩子比你小,不懂事。
不能老买衣服,因为姐姐们穿剩下的就够多了,但其实,姐姐们给的衣服并不合身,松松垮垮挂在身上。
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我常常被亲戚家人成为“懂事”的人,越是被夸奖越不敢表现自己真实的想法,久而久之开始羡慕“不懂事”,懂得撒娇无理取闹的人。
一个很形象的描述,当一个“坏孩子”做出一点外人看来好的事情,他身边的人就会感觉他变好了,与之相反的,但当一个好孩子提出一个自己的想法稍有要求,身边人就开始认为,他变坏了,他和之前不一样了。
可是不是这样的,懂事的孩子也渴望表现出真正的自己,所有的孩子都有无理取闹的一面,你见到的乖顺是父母长时间的教育,教育孩子不能与自己的想法相背而驰,教育你日后要做什么,去哪里。
3
“永远热爱自己,永远不被别人定义。希望你一直拥有属于你自己的独特的色彩,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贺峻霖
女生上大学选专业就要选择师范,会计,护理,男生就要选机械,计算机。不得不说这些工作按照性别划分为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可这并不意味女生就做不好绘图,画不好图纸,男生就不能护理会计。
但是长辈却很容易被这些固化的思维影响,父母的思维进而一定程度影响我们对自己需求和想法的判断。
大部分人都被定义在了普通生活里。
社会也会给人下定义:小孩喜欢玩就是不喜欢学习,有刺青的人就不是好人,到了结婚年纪还不结婚的人的叫剩男剩女……
我们开始期待,生活中不被别人随意定义。
4
从前总是相信别人眼中的自己,暑假工临时调换岗位安排我去做收银,刚开始犯了很多错误,被同事嘲笑,甚至劝我放弃这个新岗位,别想着什么突破自己,少给大家添麻烦。
我的确犹豫过,但后来还是继续学新知识,结果熟练起来不必别人差,同事对我刮目相看。
要把贴在身上的标签一点点撕掉,热爱真实的自己。
之前逛空间偶然看见一句给我很喜欢的评论——你是你自己,才可以赢。
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被你身上标签吸引的人,你自然会向对方展示ta眼中贴上标签的你。
ta被你的活泼开朗吸引,那么ta能接受压抑,尘封故事的你吗?
不要画地为牢,你不需要被别人的标签束缚,但同时也不要随意给别人贴上标签。
嗨,朋友
你别从别人的口中了解我
你可以充满真诚的靠近我
这样你眼睛看到的
就是真正的我
我是阿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