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听见儿子和他妈妈在那边的屋子里做阅读理解,儿子磕磕巴巴的用拼音读着文章,读了上句接不上下句,弄了半天也分不清段落大意,搞不明白课后问题问的是什么,回过头来还要继续读文章,读一小段然后接着做题又不会做。
妈妈不耐其烦的一遍遍熊他:
这就是你做的阅读理解,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老师讲课的时候你都干什么去了,以后还认真听讲吗?下次我就直接揍你了,你这样子一天天的落下,你会越落越多的……
能感觉到儿子的压力特别大,但还是极力的想把题做对,着急下笔写,但又容易写错。
妈妈在一旁引导着:
你现在动脑子,脑子要比你的手快,想到想明白想清楚以后在下笔写,而不是还没想明白就下手写,这样容易出错,擦掉重写……
事后拿过儿子做的试题,原来做的课外阅读是“动物的尾巴”,对于他这个一年级刚开始学拼音的孩子来说,确实有点难,可能平时练习的次数比较少,多鼓励多练习,慢慢的也就能够掌握了。
为了鼓励儿子在睡前半小时学习,我们又进行了睡前阅读,找了一本他平时喜欢阅读的《父与子全集》的拼音书,给我讲了其中的一节“看牙医”。
刚开始他也很不自信,他说:“读不好,卡壳了,怎么办?”
“当然没关系了”我鼓励到。就这样他开始了拼音阅读,读一句就没有下句了,然后拼半天拼音,再接着蹦出来两三个字,我没有任何的打断,只是耐心的作为一个听众在旁边,他时不常的瞅我一眼,我说:“你继续,我正听着有意思呢”。
过了一会儿又说:“刚才我读错了一个字,不要紧吧”。
“不要紧,下次认准了再读一次,你现在读的比刚开始快了好多。”
就这样在我耐心的倾听和鼓励下,儿子磕磕巴巴的用十分钟的时间读完了一篇“看牙医”。我接着说:“用你刚才拼读和理解的内容,然后再串联起来给我讲一遍这个小故事。”
他开始这样做了,然后这一遍讲的比刚才读的又通顺了很多,我鼓励到:“这就是学习和练习。”
事后他又说他读一篇感觉好费劲,以后还是让我读给他听吧,我举了一个例子:
就像你小时候都不会走路,对走路都是害怕的,刚开始你扶起墙站起来的那一刻,你感觉到很兴奋,嘴里呜呜的跟爸爸妈妈对话。我们也感到很紧张,生怕你摔着磕着碰着。但你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你试着走两下,然后又很害怕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就这样不断的调整。用力坐起来,扶着手,又站起来,慢慢的挪动脚步,挪着挪着你可以连续走一步、两步、三步,你可以走四五步不会倒下了。但走着走着你还会由于身体重心不平稳或者有东西绊倒,时不常的碰倒,但你不畏惧,你依然选择多练习,练着练着才学会了走路。
儿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原来我是这样学会走路的,我以为我生下来就会走路呢。那以后这些拼读的我就多练习……”
通过跟儿子辅导阅读理解这件事,让我很受启发,一个孩子的学习就是在不断的犯错、试错和改错中进行的,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一定要鼓励孩子大胆的去尝试,只有一次次的练习才能做到想要的结果,而不是我们只盯着结果,不给孩子练习的机会,还一遍遍的斥责孩子:“你为什么这么笨?你为什么学不会?”
让我们多一些耐心,多给孩子一些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