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疫情,过去了近三个月,上班不足俩月,年又过去大大半了。
初秋下了几天雨,晴了几周也凉爽了几个礼拜,这几日竟然回炉了。
清晨一起,便可见东方日出,辉煌金黄的盛景,正午艳阳高照,一派焦晒的模样。

正是晒秋的季节。
篁岭晒秋,在抖音或者诸多视讯平台搜索,应该满满的都是。
我没玩过抖音,也不甚喜看视频。再美、再真实、新奇不过的东西,我愿意找度娘,找网络。
这是一种很慢的节奏。
但我觉着,通过他人的眼睛和视角看世界,被动接受,自己的眼睛不是备受冷落,就是疲累不堪。
眼睛当属身体最累的器官了——我看不过来。
和朋友聊几句,正值她回去省亲。谈及近况,她说现在正是收玉米的季节,大风大雨过后,还没收完的玉米倒伏一地,茶叶也要修剪、采摘,在家里虽然无拘无束,但大小活计不少,也挺累的。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几十年前,我还曾帮助父母亲干过农活,清晨去井边挑水、给猪割草,暑假时早起去地里扯红薯藤,把多余的根都拔出来,好让主根长红薯……在斜斜的坡地里弓腰弯背,任太阳照在后脊梁上,汗水滴进土里。
虽说辛苦,然而当翻完最后一根藤蔓,慢慢直起腰来,朝身后看去,看到那些被整理过的植株都朝一个方向顺过去、顺过去的规矩的模样,内心却满满地都是成就和喜悦。
如今,却总怕晒黑。
而且发现,越是怕晒,越是防护,却越黑了起来。
在偌大的太阳下,总是急急的走,或者在短短的阴凉里交替躲闪。走路已是这般,更别说下地干活了。于是也只能在朋友的照片视频里,感受老家秋的景致。想象那些晒满晾席的白黄红绿、深远高阔的蓝天,亦燥亦静的蝉鸣绿林、潺潺的或缓或急的青色溪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