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在本地某综合体和同事聚餐。酒足饭饱后,又逛了会儿西西弗书店。正准备打道回府,突然见到了一位老熟人。
“王老师,真是你啊!溜娃呢?”我兴奋地上前打招呼。对方是我刚进医院的带教老师,已经退休好几年了。
王老师一怔,认出我后,也是满面堆欢,忙让他的宝贝孙子叫人。
“叔叔好!”小男孩大约五六岁,热情嘴甜懂礼貌,很招人喜欢。只是他的身形……实在是胖了一些。腮帮子上的肉鼓鼓囊囊,把眼睛都挤成一条缝了。
孩子左手一根啃了一半的大号的长沙老香肠,右手则是一杯有厚厚奶盖的奶茶,小嘴吃得油光铮亮。
“王老师,你给孩子吃这些呀?”我有些迟疑地问道。
王老师似乎有些窘迫:“咳!难得吃一次,平时都不给他吃。”他顿了顿,又教育我道,“不管啥东西,只要不是毒药,偶尔吃一次都没啥关系。你们啊,不要端着这碗饭,就这不能吃那不能碰的,人哪有那么金贵!”可我怎么听都像是在给自己找补。
王老师的业务水平和知识储备毋庸置疑,有口皆碑。什么食物健康,什么不健康;什么吃得,什么吃不得,他心里肯定一清二楚。却把亲孙子养成这样。这其中,多半是由于“隔辈亲”导致的溺爱和纵容造成的。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高中时期的同班同学。他的爷爷是同济大学的理工科教授,奶奶是某知名期刊的副主编,二老的名誉头衔更是一大堆。他们共有三个子女,都极有出息。我那同学的父亲在外交部工作,长期生活在北京。因此,他的学业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负责监督辅导。
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结果高考时连个三本都没考上。在上海高考上不了三本,属实有些离谱了。二老空有一肚子浩若烟海的知识储备,却鲜有用武之地。他们给宝贝孙子的,只有毫无底线的宠溺。
带子女和带孙辈,心态真的完全不一样。老人上了岁数,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溺爱。这方面,哪怕是高知老人,也很少能有免俗的。
这么看起来,教育培养孩子的关键还是父母。真想要自己的娃有出息、不跑偏,还是要多亲力亲为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