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带娃的群体基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奶奶或者外婆带,第二类是以妈妈为主体的年轻一代。
对比这两类带娃的你会发现什么呢?
首先妈妈带娃和奶奶外婆带娃有一个特点,老人带的孩子和老人带的玩,妈妈带的基本和妈妈带的玩。
这种玩耍不仅指在小区内交流,更多的推及到了小区以外的活动区域,妈妈们私下里交流更加频繁密切。
第二个区别是老人带娃的活动范围比较狭窄,基本就是家—小区,再加上附近几个空地。而妈妈们带娃就不一样了,天南地北地去得地方可多了,因为可能妈妈们会开车,出行更方便,对整个城市也更加熟悉。
第三点是老人带娃会更加谨小慎微。我见过很多老人带娃的小孩更加胆小退缩,反观他们日常的行为,老人对孩子的管制更多,不要跑远了,一点点汗就马上擦,跟在身边生怕被人打了或者打别人,吃喝拉撒管得非常到位。
这导致老人带的小孩更加娇弱,缺乏独立性缺乏自主意识,在社交上也胆小退缩。
第四是老人在教育上缺乏足够的引导。毋庸置疑地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对很多事情都很好奇,有些老人可能天性不爱讲,在带娃的过程中不会主动和宝宝说话,导致孩子语言发育落后。还有些人老人由于知识水平有限,面对孩子的提问也无法有个很好的回答示范。
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抚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但是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下,大部分是双职工家庭,仅靠一个人挣钱可能撑不起一个家。
所以有时候妈妈们也没办法,为了在城市站稳脚跟,为了家庭的未来,妈妈们不得不走上职场,成为一个坚强少言的钢铁侠。
但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如果条件允许,在孩子成长的前面几年,妈妈能够全职可能对孩子更好。
如今社会少子化,政府在不断鼓励三胎,但是任何一个政策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来承接,希望上层看到更多普通人的无奈,给予更多的关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