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坐游轮回来了,太棒了,真没想到,游轮也这么好玩,这么有趣!”
78岁的姨妈,昨天兴冲冲地打来电话,让我分享她的兴奋和喜悦。
我和姨妈的关系,亲如母女,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禁调侃她一句,
“咱存在银行的钱,不等着升值啦”。
“嗨,升什么值呀,花钱买来体验和好心情,让我身心愉快,就是升值!”
我哈哈一笑,老太太的生活理念终于转变了,学会乐享生活了。
姨妈跟很多老年人一样,虽然工资并不低,但是,一直奉行节俭主义生活方式。去市场买菜总是先询价,再货比三家,买最实惠的。自从退休后,基本不买什么新衣服,女儿为表孝心送她一件,她就唠叨不停。实在需要添置新衣,也要在换季或过年过节才考虑。家里的旧家具都是用了几十年的,我有时候到她家去看她,仿佛回到了六十年代,为了这个,我的表姐没少做她的工作,可是毫无成效。
“钱要攒着点儿,等着你们有需要,会派上大用场”,这是她的口头禅。
去年,表姐的女儿出国读书,她的钱终于派上大用场,一下给孩子交了20多万的学费。说是“读书,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这个钱不能省。”
想起以前的姨妈,我更加好奇的是,是什么让这个中国传统老太太,这个蜡烛型好母亲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
“过去觉得旅游纯粹是浪费钱,几天就要花好几千,甚至上万,可是,看看老同事、老朋友们都在朋友圈里晒照片,我也挺羡慕。加上,去年,我做了一次手术,把你表姐一家累的不轻,我自己也很受罪,我这身体呀,一年不如一年,辛苦节俭了一辈子,是得好好爱自己了,自己有个好心情,好身体,就是孩子的福气”。
看来,周边亲友的生活状态、对自由时间的紧迫感,改变了姨妈的观念。
曾经看到过来自马蜂窝自由行的大数据,随着消费意识的升级,老年人出游意愿在逐年提升,年旅游购物人均花费达到4870元,高于中年、青年人群。
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中,阐明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多年来,因为姨妈身上的一些中国传统妇女的习性,比如爱替孩子操心,心里只有老公孩子,经常忘了自己的需求,节俭过日子,家里旧东西成堆,对待别人无原则善良等,我和表姐没少劝说,甚至于碎碎念,经常劝她要对自己好一点,多享受生活,不要担忧孩子的将来,我们的生活要靠我们自己。
可是,每一次劝说都是石沉大海,毫无波澜,姨妈依然故我,而且甘之如饴。她经常会说“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老观念、老习惯,只有死的时候带走了,改不了喽”。
没想到,只是近一年的时间,姨妈自己的体会感悟,就让她自己的观念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实在欣喜。
不破不立,旧有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如果不放弃,新的就不会建立起来,很多不能改,都是不想改,只要想改,转变很容易。
愿我们这些女人将来能成为边学习,边成长,边改变,边适应,心态越来越好,状态越来越棒的老太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