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过,一年一度的职场造型战场又该开始了。毫不夸张的说,年会——恐怕是我们劳动妇女的时装周红毯了。
作为一个参加过三届职场时装周的老人,有几点经验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不能too much,也不能太general. 前者用力过猛,好似一副「平时没参加过什么重要场合,总算逮着个机会我定要艳压全场」的样子。后者呢,如果不是九分大美人儿,怕是容易淹没在人群里。
唯一的核心原则请记住——要effortless的赢。
Casual Fashion是近年来时尚圈提及最多的词。什么意思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给大家普及过,无论是穿搭还是妆容,只要让旁人看出「刻意感」,就不高级了。你看那女明星在镜前吹了一小时的发型,只为打造出刚起床漫不经心的随意感,必要时还要抓出两捋龙须刘海假装被风吹乱,只为「轻轻松松的时髦」。
说这话的意思也不是让大家拘束了。我有个朋友,本性开朗大方,盘儿亮条儿顺,平日里便经常重工面料,即使是零下10度也裸着脚踝登上pump高跟,在我看来,她穿上龙袍走红毯也不为过,大大方方的漂亮,也是一种effortless chic.
说到这里,我们先了解下出席正式场合的Dress code.
Dress Code科普篇
我们能用上的Dress code主要分为几种,按照正式程度依次递减:Formal > Semi-formal > Informal.
其中,最正式的是Formal, 这一部分下午6点之后的着装被称为White tie, 之前被称为Morning dress. 主要适用的场合有婚礼和国家级晚宴,女生的White tie主要是ball gown舞会袍,几乎都是曳地长裙,极尽奢华的面料,通常还需搭配斗篷、披肩。
左:Carolina Herrera; 右:Monique Lhuillier上图简单举了两个示例,高级的晚宴场合时还需佩戴上相应的珠宝首饰,甚至需要戴上长手套。
我们最常说的black tie其实属于semi-formal的范畴。相对于Formal来说,Semi-formal没有那么正式,下午6点之后的着装被称为Black tie,之前被称为stroller. 像正规一点的酒会和开幕式都需要black tie的dress code, 一般来说及踝/小腿以下长度的礼服符合要求。
再就是Informal. 这一部分其实就是我们平常面试、出席会议、上班都需穿到的衣服。通常所说的business wear是包含在内的。Business分为business formal和business casual, 你可以把前者理解为「面试着装」,后者理解成「上班着装」。
袁泉在前半生中的着装是business wear的最好范本。
左:Business formal; 右:Business casual从Formal到Business都可以被称为Smart,别忘了还有Smart Causal以及Causal.
Smart Causal和Casual翻译过来就是「商务休闲」和「休闲」,这个就很好解释了,这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依然在商务的范围之内,后者则是除了sports sear以外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咯。
我在网上找了一张以男生示意的图,可以对照着感受下▼
另外,如果还不知道自己穿什么的话,有个Dress code神器网站。其实每个国家都有些自己特定的着装礼仪,这个网站可以支持你根据自己的需求,包括天气、性别和地区来匹配衣着。
年会造型篇-海淘Version
「每个女人都至少拥有一条小黑裙」。
从这句话里你大概就能听出礼服对女生的重要性。实际上,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身着华服出席正式场合的机会几乎用一只手就能数的出来。但要是问所有的女性,几乎谁也不愿对这为数不多出场的机会凑合将就。
也难怪,就算一辈子就一次glamorous的瞬间,我也愿意把所有的钱砸在这上面呐。
但事实上,像你我一样的繁忙都市女性,很难抽出完整的几天去满大街的试穿。但以我为数不多的穿搭经验来讲,以下是这些品牌的造型倒是可以一试。
<1> Keepsake
提起LBD,恐怕每一个十八线的小博主都知道Keepsake. 以这几年来这个品牌大火的趋势来看,简直快要成LBD界的Zara, 接近人手一件。
确实,Keepsake好看的肉眼可见,干净简洁又利落大方,在不高的价格范畴内无疑是快时尚的最佳选择。无论是小个子的瘦小女孩还是走路带风的大妞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件。
我尤其喜爱上图这恰到好处的褶皱,看似漫不经心,满满都隐藏着修饰梨形身材的小心机。没那一点wrap up, 哪有盈盈一握的腰身感。
如果觉得Jumpsuit和Midi Dress杀气腾腾,不妨选择上下一体的套装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Keepsake的蕾丝剪裁的精致。蕾丝快消品鼻祖self-portrait有相当多的蕾丝裙,但我总是不太偏好,觉得过于冗余。倒是Keepsake的Lace Dress不赖,让人过目不忘。我随便找了几件▼
这两件都叫catch me, 左边是midi dress, 右边是稍微端庄正式的long sleeves. 我觉得都非常OK. 当然,这两件的缺陷是——需要着装者有天鹅颈,否则吊带挂脖群和高圆领都难以驾驭。平胸和纸片人就随便了。
如果还嫌高调的话,下图这两件可以解燃眉之急。这两件我在约会时穿过,比「OOTD」要稍稍用力,但依然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尤其是右边那件Wrap up的top, 感觉像是下班换了一件上衣溜去酒吧。
<2> C/MEO Collection
说到Keepsake是不能不提C/MEO的。我有时候怀疑这两家是不是会阶段性共享设计师和摄影师,从设计到模特风格确实有相似之处。但C/MEO更为随意,好像可以随便穿上出个远门也不为过。
上图两件midi dress的用色都更为大胆性感。当然,C/MEO也不缺适合小女孩的French Chic▼
我个人建议入职新人穿上它去年会,既不会抢风头,也不会太平淡。可能大家之后对你的印象就是——「那个时髦的小美女」。
我最近下单的是一条阔腿裤,看多了一水的女神造型,来个有点飒爽的也无妨▼
<3> Cushnie Et Ochs
Cushnie Et Ochs是我在文章开篇提到的朋友的最爱品牌。她平常就华服加身,但凡出门倒个垃圾也是秀场装扮,可以说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最佳代言人。
Cushnie Et Ochs历史悠久,前第一夫人奥巴马·米歇尔就是她的忠实拥泵者。他家常用的色系是冷静的黑、灰、白,几乎没有明艳和饱和度过高的色彩。我随手挑了几件,感觉适合每一位女高管。
几款吊带和top也非常咄咄逼人,穿上它去年会,怕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吧。
如果你非想尝试的话,下图这一件相对低调一些。
<4> Reformation
被霉霉带火的Reformation是小众复古风的领头军品牌,她的代表款式是裹身裙和高腰裙。穿上有一种变身文艺女青年的错觉。我在之前的推送中写过老友记瑞秋的时尚圣经,Reformation中就有很多眼熟的雷同款式。
他家的及踝长裙也有文艺女神的风范,而且是那种站在人群中却丝毫不在意你们的不俗女神。
<5> Solace London
Solace London也是被很多女明星青睐的红地毯御用品牌。Gillian Anderson在金球奖颁奖店里上穿的就是这件经典款。
除此之外,安妮海瑟薇和Lily Colin也是他家的常客。Solace London盛产Maxi Dress, 随随便便一件都气场大开。
<6> Maurie & Eve
Maurie & Eve是澳洲品牌,身体力行的诠释了什么叫做「恰到好处的性感」。
M&E最出名的莫过于Slip Dress.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每一个时尚博主都对「真丝」充满溢美之词,追求高级感的时髦女郎都知道它的好。
M&E也不仅仅只有Slip Dress, 她擅长一系列的欲遮还休,挠的你心痒痒。
年会造型篇-某宝Version
我在预告年会专题时,有朋友留言说时间太赶了迫不得已买了件Zara. 确实,海淘速度有点让人力不从心。善良的我翻了翻某宝的收藏夹,觉得下面的原创设计店皆可一试。
之前我写过一篇连衣裙的文章《谁说淘宝都是便宜货,这些连衣裙的质感不输大牌》,贡献了一些平价又优质的连衣裙店铺,这次我们继续。
<7> Free People
Free People有旗舰店的消息真的振奋人心。之前我一直海淘他们的One piece dress, 旗舰店虽然款式不够齐全,但好歹能解燃眉之急。
下图这一件蕾丝吊带裙算是经典款式了,我买来主要当做轻婚纱使用,没想到之后的适用场合依然很多。
高个儿飒爽的大妞儿不妨试试过膝长裙,这两件每一样都写着「女神专属」▼
<8> LISA YU DESIGN STUDIO
LISA YU可以说是我收藏夹里最早一批关注的店铺了。上新不快,好多年前的款式还能找到。最初被吸引是她家的Jumpsuit, 面料相当挺括,一点也不敷衍。
我关注良久一直没有狠心下手,想想作为日常穿搭有些太过Drama, 放在年会上倒是显得适中了。我购物车里有一件中古礼服裙,完全是Grace Kelly本人了,简直是年少时的中世纪梦想▼
她家的天鹅绒系列也很适合出席重要场合▼
<9> 无边
性冷淡风流行起来之后,好多品牌在设计上跟风,一眼望去似乎都一样。无边的设计还是保留了绮丽感,整个look是为精心打扮的贵妇准备的,好像不配上珍珠和首饰都不好意思穿一样。
<10> 制造后花园
应该算是网红店了,没有特定的模式化风格。既有小清新,也有复古法式风情,偶尔还能冒出chic那么点味道。
你看下图这两件,左边是90s的港式女郎,右边是性冷淡的干净简洁。
看了下面这两件更是让人捉摸不透了。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选取的这些品牌,几乎无一例外的带着个人的审美偏好。事实上,我不是个追赶时髦的人,英伦风流行的那一波和性冷淡的这一波我都完美的避开。近年来推崇less is more, 我倒也觉得不必趋之若鹜。
什么是不费劲的赢呢?
是基于你的气质和日常,多那么一点点隆重,让人看出你的精心准备,却不能脱离现实过多。
略高几分,是effortless的真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