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业的混乱不亚于游戏渠道分发,充满了xing,金钱,暴x力。由于游戏分发渠道对游戏分发的流量分配具有绝对的权力,所以游戏公司为这些从业者献上x钱,人。而p2p中的客户经理一直也扮演相同的角色。
首先明确一点p2p公司本身是不想跑路的,跑路的主要原因是平台无法继续运营了。
无法运营下去的本质是风控出现了问题,导致现金流紧张以至于无法继续运营。目前的平台是无法接触到投资人资金的。
(平台的毛利=平台从借款人身上拿到的借款预期利息-投资人应获预期利息-坏账金额)
坏账无法避免,即便第三方催收公司催收人员如何暴力,有些账本身也是收不回来的,因为催收本身是有成本的。由于国家监管,催收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坏账没有任何办法。
由于坏账的存在就有空子可钻。有些客户经理和客户勾结,客户经理帮客户造假资质,成功贷到款后客户给予客户经理回扣,甚至是肉x偿。
不要觉得上市公司系的p2p不存在这种现象,基本所有的无抵押p2p都有这个现象,因为客户经理造假的成本足够低。在这个环境下,你作为客户经理,周围同事都在乱搞,你不乱搞你就是异类。时间长了就是你,也会变的贪婪。所以谨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所以想判断一个平台靠不靠谱,先看该平台借款门槛是否存在。你可以平台上尝试申请借款,看看平台的风控措施是否严谨。不要听客户经理说通过率70%什么的,这都是扯淡。这本身是一种“饥饿营销”的手法。你多找几个朋友试试,多探探客户经理的底就清楚了。而且目前所有的平台借款20万的门槛基本是不存在的,基本都能借到款。所以风险有多大就不用我说了吧。(注意:你是假装借款,不要一小心真把款借到手了,那就亏大了)
所以无抵押的p2p平台不要投资,风险太高。
靠谱的p2p平台借款门槛一定要有,而且要让客户经理没空子可钻。一旦考验人性,考验的结果往往是你认为人性是邪恶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