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端木家达
这次,能有机会用我家乡的特色菜——群力老鹅,招待了来自省城的一批尊贵客人,我倍感荣幸。
群力作为溧水区的一个建制乡,在数年前的撤乡建镇中已经消失,建制乡没了,但群力老鹅这道美食,却依然享誉大江南北。大凡从外地来溧的客人,都想尝尝群力老鹅味道,因此,群力老鹅已成为溧水一张靓丽的美食名片。
28年前,那时的群力老鹅正风靡全县。 有一天,我和几个同事约好,专程去群力吃了一顿老鹅。吃后才知道群力老鹅好吃,果然名不虚传。老鹅那个麻麻、酥酥的辣味,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味蕾,挥之不去。遗憾的是从那次之后,我就再也没吃过群力老鹅了。
无独有偶,临近国庆节,南京好朋友给我打电话,指定要到群力去吃老鹅,我欣然应允。一来我已多年没尝过原汁原味群力老鹅了,正好饱下口褔,二来为群力老鹅打打广告,做做宣传,可谓两全其美。
国庆长假一过,我就到群力街上去找老鹅店。先给群力乡的老同学们打了几个电话,又在街上实地询问了几个本家亲戚,他们一致向我推荐小林酒店,只有小林酒店才是群力街上最正宗的老鹅店。很快,在街道北面的一片绿树掩映中,我找到了小林酒店。
这家小酒店从外表看并不起眼,进到营业厅,店里没人。我环顾四周,发现店里的装饰已经陈旧,地面瓷砖破损 ,墙纸暗淡无光,远远看见包间内桌椅上油漆部分脱落,我怀疑走错了地方,正要转身离开。
这时,从厨房里走出一位师傅,中等个子,脸上气色红润,精神气十足,穿一件藏青色夹克,他笑着向我走来,问道:
“师傅,你是来我们店里吃老鹅吗?”
“是啊,店里烧不烧群力老鹅啦?”
“烧呀,已经烧了40多年的老鹅了,这一条街上时间最长的就是我家,我姓肖,如不信的话,你去打听打听。”
“店里面为什么不装修一下呢?”
“早几年,儿子已去溧水城里面开店,我已经70多岁了,与老太婆守着这个摊子,年龄越来越大,再烧个年把,就把店关了,所以没必要装修,就做做家门口的生意。”
交流的全过程,肖师傅说着一口纯正群力话,我想这次选的店不会错了,当即把请客的菜单敲定下来,一切办妥,就等客人到来。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恰逢国家第75个老年节,当天晚上从南京匆匆赶来的朋友们到了小林酒店。宾客坐定,我作了个开场白,宣布宴会开始,三杯酒下肚后,店里的女服务员就把群力老鹅端上了桌面。
满满一脸盆,尽是切成众多小块的鹅肉,肉看上去鲜嫩多汁。粘稠的红汤下面覆盖着鹅肠、鹅肫、鹅肝、鹅头、鹅翅膀等杂碎。香气扑面而来,刹那间,整个包间内都弥漫着老鹅的香味。
我的朋友们挥动着手中的筷子,尽情大快朵颐。经过长时间的加热蒸煮,每一块鹅肉里都渗透着劲道的辣味。一会儿,朋友们被辣得头上冒汗,嘴里不时地发出“呼哧 呼哧”的声音,可他们仍不放弃眼前美食。
我悄悄地离开了包间来到厨房,向肖师傅请教,“你家的老鹅为什么烧的这么好吃呢?” 他笑了笑,用洪钟般的声音说:
“我们用的鹅,至少在200天以上,如果鹅小了,肉太嫩,就烧不出老鹅的味道,另外这些鹅一定要放养,吃田里草长大,不吃有添加剂饲料。”
“鹅杀好、洗干净以后,放入各种佐料,把锅盖盖上,用小火长时间蒸煮,让味道慢慢渗入鹅肉中,这样下来,一道美味可口的老鹅基本上烧成了。”
肖师傅讲完了制作老鹅的过程,包间内朋友们的宴席也结束了。时间已经很晚,朋友们急着赶回南京,临行前,他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赞道,“群力老鹅真好吃!”
群力老鹅不仅是一道美食佳肴,更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和故事。我想这大概就是美食的魅力所在吧,既能填饱肚皮,更能慈养心灵,让我们在品味中感受人生的真谛。
2024年10月12日写于央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