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睿智的人:
重新认识知识
谁说学生只要读书就行了
认知突围2知识的获取不经加工全部属于信息知识,就像你知道你们家附近哪有好吃的一样,书本知识也是信息知识的一种,很多人看了很多书知道了很多道理,但也仅仅止步于此。
加工知识是对所获取信息的思考,融入了自己的创造,就像很多单身青年都听说过离婚率逐年增高,也依然相信爱情,渴望婚姻。
这就不是简单的服从,其实别人离婚不离婚跟你真没什么关系(据统计每年结婚登记的有500多万对夫妻,每年离婚尽管逐年增加,最多也只有一百多万对,事实上也就证明每年都有高达400万对的夫妻,享受着和谐的婚姻,也就是说,实际上认同婚姻的人永远是多数,高达80%。),就像不少人不上大学一样可以活的好,但更多的上了大学的人生活的实际上更好了,沉默的大多数都是不发声的,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活着,幸福着,这些太常见了,所以根本不能成为新闻,所以新闻大多数都是负面消息,因为物以稀为贵。加工后的知识就可以更好的帮助你的生活,你就不会去盲目的惧怕婚姻了,而是让你知道了婚姻需要经营这样的隐性知识。
到了体系知识就更不容易了,这要求一个人有足够多的加工知识,这些加工知识不能是孤立的点,而是可以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线或面,这些知识有着非常强的关联度,同属于一个系统,而且全部是你对信息进行加工得来的独立思考。
最后也是最难得的就是智慧了,这是一种指导行为的反应,它可能不像其他知识那么具体,但是它是真正有多个体系知识搭建起来的,至于怎么搭建的只有你自己知道。
智慧永远是自下而上得到的,对低层逻辑的思考,对信息知识加工,提炼后构建体系知识,融合不同体系知识,思考发现智慧,所以智慧产生于不同体系知识的融合,绝不是靠学历就可以达到的。可惜不少人舍本求末,比如知道什么是区块链就觉得特别有学问。
摄入有效知识的正确姿势
并非所有的知识都同等重要
当我们摄入基础信息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多摄入有效知识,有效知识与次有效知识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频次高低、孤立性、寻找难度、记忆难度。毫无疑问我们应该摄入一些频次高,孤立性弱,寻找难度大,难以记忆的知识。
知识的摄取有很多种方法,其中系统阅读与碎片化阅读是两种主要的方法。系统阅读,碎片化阅读并不是指时间长短。
系统阅读与碎片化阅读,是按照阅读对象来分的,并不关乎每一段阅读时间的长短,只要你在一段时间内阅读的内容是成体系的,就叫系统阅读。
系统阅读当然有些好处,比如说,他会告诉你,什么是错误的,为什么是错误的?怎么样才能够正确。
但同时他有个比较大的缺点,就需要大块儿的时间,每更新一个概念所发挥的篇幅会更大一些,跟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因此你每一次系统阅读的开始,就要先在脑中整理相关知识才能够接着往自己的体系里面加东西,一般来说用小块时间是干不了的,因为通常还没看几页时间就到了,这样的话就造成了对后续的一个系统性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没有充足时间,学习效果会更差。
同时这些缺点呢,恰恰是碎片化阅读的优点,阅读一篇文章篇幅不长,阅读的主题之间没有连续性,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碎片时间就可以加以利用,长年累月下来也并不是小数目。同时碎片化阅读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主题的深度会不够,深度不够的话就造成浮于表面,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的人,就会很难理解。
打造知识体系需要笨办法
完善你的"元知识"
元知识,就是组成知识的知识。比如说你知道25×25等于625,是因为你知道乘法口诀与两位数相乘的算法,然后算出来的。
而这些乘法口诀,与两位数相乘的算法是你的元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毫无疑问需要更大量的时间,笨的办法。这个基本上是无法让你偷懒的,因为当这些元知识出了问题,不管你用看起来是多么正确的方式推导出来的结论,这几乎是肯定有问题的,那就更不可能去建造你的知识体系。
学会深度思考
学会深度思考,首先要弄明白深度思考的目的,深度思考,并不是为了给自己的知识体系添砖加瓦,而是对元知识这种底层算法的测试和修正的过程。
元知识决定了知识大厦的有效性,若是元知识有误。那么往往加上的东西越多,只会更加离谱。深度思考就是这种测试与修正的过程。
在测试元知识的正确程度时,我们要用最本质化和逻辑化的思考方法,不能够去用心理学、社会学的概念去判断,而应该用逻辑学哲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去检验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
每个人都应该掌握深度思考这种能力,他与你目前的知识储备没有关联,与你的神经智力关系不大。
深度思考,简单来说就是,当某一件事物出现在你面前时,你能否用最原始的逻辑去推理,用哲学加以辨析,用数学等学科去检验。
以目前社会上存在的成年男女晚婚,单身现象为例,按照统计数字来看,达到年龄适婚的单身男女高达2亿,且男多女少,另一方面,离婚率逐年增加,于是出现了家长总是担心孩子找不到对象这种舆论导向,这个时候我们用逻辑去推理,可以得到,现在适应的适婚男女,并不着急结婚。
他们有着更加开放的性观念,有着更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所以他们迫切追求的是精神上的高品质生活。而这种精神上的高品质生活,并不容易找到,因为迫于生存的压力,物质的诱惑,年轻人都把绝大部分的精力与生命用在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上,每个人每天工作八个小时及以上,而真正用于自己精神生活的工作时间几乎为零,所以单身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成为社会的主流,这是一种必然发生的现象。
上面就是一个简单的深度思考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最开始的出发点是逻辑的推理,哲学上的理论联系实际,数学上的,数据支撑等等,这是一个简单的深度思考过程。
分享、分享、再分享
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一个慢的过程。是有一整套的流程的,这些步骤呢会有交叉时间会有同步进行,但大体的流程呢是这样的:
通过深度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元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清哪些是我们需要的有效知识,哪些是次有效知识,并将需要的有效知识挑拣出来,接着提升有效知识的层次,将信息知识转化为加工知识,进一步打造成体系知识,甚至是智慧。
之后是用深度思考(正向思考"结构导向"与逆向思考"问题导向"相结合),加以查漏补缺、试验纠正。
查漏补缺,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由问题导向,怎么能够快速的发现问题呢?这就需要分享。
在分享的过程当中,你会认真的去准备,你会担心哪里会不会出现错误,因为别人当场指出来,你会感到难堪,而每一次分享过后,将各类反馈进行归类收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查漏补缺的方式,随着你分享次数的增多,你收集到各种各样的见解问题,这就跟雇佣了一批黑客帮你寻找bug一样,你的查漏补缺就完成了。
知识体系的稳固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各种笨办法,只有持续这样的笨办法,你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加接近正确和完整。
持续学习,为何你无法坚持下来
学习动力
持续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对目标的认知。目标越是清晰可见,你的动力越足。
让收益可见
认知突围2绝大多数人在达到快速增长点之前,往往是过了很久都没有什么回报,这个时候基本上都会放弃。
人是需要短期刺激的动物。
符合人性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在制定目标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分解目标,把目标分解成确定收益的短期目标。直到分解成像游戏一样有吸引力为止(每杀一个小兵都会立刻有经验值奖励,偶尔会爆出来惊喜)。
学会正确计算价值
遇到"长期高回报"的事情时,需要在心中开启精细化的计算模式。
对于一个坚持学习,坚持独立思考,坚持践行的人来说,十年以后,赚到一个亿,是一件概率不小的事。
于是开启我们开启精细化计算模式,年薪1000万,仅一天就能有3万元。这样你就不会因为现在每月只能赚到3000元而认为学习没用,反而你告诉自己,每过一天挣3万就行了。
时间一定会再进入上一节途中的快速增长点之后,爆发式的回馈给你,这样的学习价值就很清晰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你提供足够的动力。
知识不是无用,是你不会用
找到效率最高的变现点
别人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你的知识变现模式,这表明你的知识是否需编写模式,是否能够被简单模仿。
你的知识变现模式是否有足够的受众?
如果你的变现点和变现模式中,只有你才能够完成的高附加值,或者只有包括你在内的少数人才能搞定的核心价值,而很多人都需要这项服务,那么尽管你的这些知识组合中,每个单项看上去并不那么值钱,组合起来以后也能够成为较佳的变现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变现
不管你卖什么,迟早都要考虑:
你是要卖得更贵?
还是要卖的更多?
这基本上决定了你前进的方向,互联网可以无限缩小边际支出,提高边际收益。
网络课程的兴起就是这样,每人一块钱的课程,万人就是就是一节课一万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