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1日,星期日我们一家三口游览了成都金堂山。金堂山在金堂县境内,实际上金堂县的得名源于金堂山。唐·咸亨二年,从雒县、新都、金水三县割出一部分新建一县,县城设置在今赵镇古城街。县名叫什么呢?《元和郡县志》说“以县界连金堂山,故以为名。”
我们是通过导航来到这里。我们把车子停在路边的停车位里。通过木质栈道一路向山上走。木质栈道宽约两米。一路通向山顶,这些木质栈道可能已经有许多年生了。个别地方也已开始脱落或者断裂。但是一路上也有三三两两的行人或登山者。或许这里夜晚还有许多人在登山,栈道两旁全是高大的太阳能路灯。栈道两边长满了青松翠柏,或许这里山形风水很好,栈道两旁有一部分地区布满了坟墓。从风水学上看,这里地势确实很好。这里的山形节节升高,背山埋葬的坟,前面对着一条河流。在半山腰的时候,木质栈道走到尽头。接着有一段混合水泥打的一米多宽的道路,接着就全是石梯直上山顶。到了山顶,我们坐在一个六角形的亭子台基上面休息了很久。
在这里我们可以俯瞰整个金堂县城。县城中高楼林立,一条宽阔的河流穿过县城,为了连接河流两岸,河上修建了很多座大桥,这些桥大桥和河流组合在一起。远远看去就像一条巨大的百足蜈蚣。山脚下是大学城。所以我们一路上都碰到学生模样的人在锻炼。下山的路更加的宽广,一路上全是两米多宽的整齐的石梯路与3m多宽的小车道相间。
走到一处。路标上写有摩崖石刻、三学寺等,在历史传说之中,三学寺非常有名,此寺在“三学山”上,许多学者认为因李八百三次修道于此而得其号,更认为“金堂山”因李八百于此搭建“金堂”而成其名。“金堂山”的名字,最早出现在西汉学者,蜀郡成都人扬雄的《蜀都赋》里,赋中说:“铜梁金堂,火井龙湫。”后人均将“金堂”认定为现今金堂县的金堂山。
还有一处写着“唐明皇登临处”几个大字,但左右却没有什么建筑,只是一处平台。也没有什么文字介绍,估计当年唐明皇入川的时候来过此山,在这个地方休息驻足了一会儿。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山脚。从路牌上可以看出,我们上下山一共走了8000多米,运动量来说还是已经够了,却没有一点儿累的感觉,身心收皆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