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杯心态属于心理学概念,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空杯心态”并不是一味的否定过去,而是要怀着否定或者说放空过去的一种态度,去融入新的环境,对待新的工作,新的事物。
什么是空杯心态
1、空杯心态是一种挑战自我的永不满足。
2、空杯心态是对自我的不断扬弃和否定。
3、空杯心态就是忘却过去,特别是忘却成功。
4、空杯心态就是不断清洗自己的大脑和心灵。
5、空杯心态就是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塑造空杯心态
1、学习的三境界。
自古以来,人们把求学成才的经历划分为三个过程,来激励自己或他人。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推清代王国维引用三句古词来形容成大学问人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归纳的三境界,第一境界为求学与立志之境,此为“知”之大境界。第二境界为“行”之境界,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坚忍不拔。第三境界为“得”之境界,功到自然成。
后来,有人效仿“三境界”划分法,又归纳整理出许多“三境界”来,列举如下:有人研究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发现了学习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是“知之”;第二境界是“好之”;第三境界是“乐之”。
还有的把读书三境界归纳成:为知、为己、为人三境。
有人用充满禅机语言来说明:第一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还有文人总结读书三境界如《桃花源记》中所写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也有把三境界引为企业家之大境界:第一境界是“大智慧”;第二境界是“大抱负”;第三境界是“大手笔”。
今人读毛主席诗词,集之为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第二境界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第三境界是“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掩卷思之,林林总总的三境界就是要告诉人们:第一要立志,要确立人生目标;第二要为实现目标而锲而不舍的奋斗;第三是工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一定会成功。
2、永不自满。
3、尝试归零的感受。
4、不停地倒掉大脑中的浑水。
5、成功是失败之母。
6、不断地挑战自我
7、创造充满钻石的未来。
“空杯心态”找寻自己的路这两天我一直在想,我有没有“空杯心态”?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现在的我在慢慢改变,但是我进入状态的时候没有清零。
我最近有一点患得患失,我总是感觉我害怕着什么,却又不知道是什么,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吓我,我一动不能动被惊吓,那种恐惧感让我感知到可怕,那种明明有东西却又那么未知的思绪缠绕着我,我感觉那就是我的焦虑。
我开始不安,我总是感觉失去了太多,开始的太晚,错过了很多,现在各方面都下降的时候领悟到学习,我一方面感觉太晚一方面又庆幸自己还是觉悟了,很多人告诉我,只要开始就不晚,但是16、26、36甚至46的开始是不一样的,越大你的身体和心理承受的更多,我不想去想这些影响我现在的学习心态,但是有时候脑子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焦虑。
尝试归零开始,我不去想以前怎么怎么样?别人怎么怎么样?我只想把自己原来的那杯水倒掉,重新装满我的人生。
我不知道这个状态要多久但是我知道这是我正确的方式。
“空杯心态”找寻自己的路有生之年
一边拥有
一边清零
保持“空杯心态”
展现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