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妈妈们整装待发。听说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都要6:30起床,21:00才能上床,又是早读,又是兴趣班。孩子们为什么就能随着妈妈们紧凑的节奏动起来呢?
劳伦斯·科恩的《游戏力》,让我想到了可能性。对孩子的长期规划与执行力,都离不开“游戏”,孩子对游戏的热情,可以让孩子们收获这种节奏。
对成年人来说,游戏意味着休闲,但对孩子而言,游戏是工作。不同于成人的是,孩子非常喜欢这份工作,不想有一天休假。
通过游戏,孩子可以交朋友、体验生活以及探索学习。
记得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会找出相关的书籍、鼠标,假装自己在“打电脑”,觉得孩子创意无限。仔细想来这种游戏,不就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上孩子的创意。
走进成人的生活,游戏就像一束光,照进孩子的世界。思考这份“假装”,明白了游戏对孩子的意义。
1、游戏是孩子体验成人角色和技巧的途径。
从小妈妈带孩子,就是与孩子玩游戏,各种各样的游戏。音乐、英语、体能启蒙,都离不开游戏。
一个小小的人,眼睛扑闪扑闪出现的亮光,就是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孩子眼中的游戏,不单纯是游戏本身。
通过"过家家”游戏,孩子能明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做父母的,不要觉得幼稚,浪费时间。游戏背后,常常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成为成熟懂事的那一个。
2、游戏中的联结,满足了亲密关系中情感的需求。
经常听到控制型父母的抱怨,现在的孩子都不听话,不知道怎么管了。良好的亲子关系,从尊重与理解开始。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需要父母进入孩子的世界,用孩子可以听懂,理解的语言与他们进行真诚地沟通。
高质量的陪伴,就是参与亲子游戏,陪着他们一起一点一点地探索这个世界。
3、通过游戏,帮助孩子从情感创伤中得到康复。
成年人在工作生活中,尚且有敢怒不敢言的时候,这种压抑,不同样需要释放的空间吗?对于孩子,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难免也会心存各种压抑,怎么办?
放学后通过游戏,缓解孩子上学的压力,通过游戏帮助他们找回真实的自己。
把情绪带回家,就会破坏和谐的亲密关系,将压力、坏情绪,给了身边最亲密的家人,这一天家里也会是低气压。
快乐、开心,才是孩子成长的基石,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从游戏中治愈创伤,才能打开心扉,健康快乐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