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混龄班1

人齐好干活,咱们今天终于圆了孩子们的心愿~排剧啦!孩子们心心念念的问:“今天玩游戏吗?今天表演吗?”这是对戏剧有多喜爱啊!
环节一:整理和确定剧本
时隔2周的间隔,我们先来重温与整理之前大家的剧本,在剧本中,孩子们把角色、道具、场景完善了,但把剧幕分成四幕的这个环节还是待定,在这次我们通过集体的力量一起探讨和商定了每一幕的具体内容,如此一来,大家就能更好的思考如何把具体的每一幕表演出来了。最后我们看到孩子们与另一个平行班所设计的《小黄和小蓝》有着太多的不同,却也都紧紧的围绕故事主线,在尊重原著与大胆创造之间,孩子们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让表演更具吸引力了!
环节二:角色认领与配置
一个剧本里主角与配角是彼此存在的,有主角凸显故事,有配角凸显主角,因此,孩子们在一部剧中往往要出演多个角色。这次的主角是:小黄-刘多多、小蓝~常多多,他俩一直从头到尾就是表演这个角色(中途两人变成小绿),其他的孩子则在:父母、警察、其他颜色的朋友这些角色中不断变化,挑战不是一点点呢!孩子们逐步开始学习在不同剧幕中饰演不同的角色,而快速的转变身份,设计恰当的台词和动作来诠释角色成为了这节课最难的地方,也是最有挑战和最有意思的地方。
环节三:排演的过程充满创意
这算是咱们班这学期第一次完整剧目的排演,新同学芊芊和多多很兴奋也很激动,表演力爆棚。但对于表演中的一些规则就第一次触及了,比如:不离尽头太近(我有摄像)、角色离场后保持安静确保其他表演者继续表演、表演时尽可能面朝镜头、角色说台词时有先后顺序,不抢话……
很多规则不是由老师从上而下的约定或制定的,而是在排演的过程中出现,然后停下来讨论,达到一致后再重新进行的。
多多表演途中想要去厕所,我点头示意OK,多多开心的离开演出的教室,其他人继续排演,多多仔却在教室外兴奋的大喊:“我要去尿尿啦!”那声音!可想而知,录像失败,而孩子们也被影响了,分散了对表演的注意力,真真说:“小声点,你去嘛。”涵涵说:“你好吵。”大家都会关注到彼此的影响。当多多回来后,我们停下来讨论,这样的行为OK吗?(注意哦,任何的教育都是对事不对人,不要把孩子提上来批评,很容易让孩子们对某个孩子产生不好的想法,只评论事情,更容易让孩子们有自我学习的意识)会对集体的活动有影响吗?大家都切身体会到,不能这样。那么如果在团队当中突发个人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大熊说:就悄悄的离开再回来啊。
真真说:还是尽量和大家在一起,可以提前上厕所的,不然表演时就少人了。
多多说:小声一点就好,太大声了。
芊芊说:嗯是的,如果一吵,那我们就表演不好了,还是要安静一点。
涵涵说:要是我就静静的去上厕所,然后赶紧回来去表演。
我们的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是一等一的棒!每个人都有想法,每个人都在为团队负责,每个人都在就事论事。看一旁,一开始紧张兮兮的多多、也慢慢放松了,最后我说道:“刚刚的情况是多多造成的,但我们不是要来批评多多,而是一起发现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一起解决问题,让我们这个集体能更好的投入表演,对吗?”孩子们(特别是多多)拼命点头。
排演不是一帆风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小脾气,总会遇到因为某个角色没有配合好大家而出现纰漏,这群个性十足的孩子不是互相指责或责怪,而是和我一起停下来把问题提出来,然后大家一起思考,找到好的方法再来一次!每一次差点要爆发小矛盾的时候,就是我们一起成长的最佳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变得越来越融洽,越来越富于思考。他们开始用商量代替责怪,用解决问题代替互相抱怨,开始积极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始站在一个更包容的角度看待事情,接纳伙伴。
最后的演出不是特别完美,这仅仅只是90分钟而已,完美的演出可以日益精进,可以通过不断的排演达到。而我更在乎他们每一个人在排剧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成长的蜕变!
小羽阅读工作室
阅读·写作·戏剧·成长
用高品质的阅读滋养孩子的童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