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接班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想必懂的人都懂这个种心酸。我就是这么一个活脱脱的例子。之前嘴上曾经说:“坚决不要中途接班”,可有时候,在特定的环境和形势下,总会领到特定的任务。我所带的班级应该是大家口中的优秀班级,几经周折与纠结,我最终还是怀着忐忑的心接下了这个班级。即使嘴硬:“谁怕谁,如果带差就带差了吧?!只要我认真,就不信有坏结果”想来,这句话必然是促使自己下决定的重要一环。
初结识:这个班并不那么优秀
这批学生怎么有点儿假努力的样子呢?就是不太专注的样子。初接班级,一方面要建立和新班级的感情,以免学生有来自“后妈”的抵触情绪,还要树立威信。但,难度就在于上一年我以另外的身份和班级学生相处过,立场不一样,但他们对我的固有印象早已深谙于心。所以,威严这一方面我的确费了很大的力,可谓是扭转“乾坤”。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况且,是由当下的最好到以后的更好,着实压力山大啊!
细相处:多重元素“雪加霜”
恰逢“双减”,“疫情”突袭,经过暑假,一下子让本就缺乏向心力的班级情况“每况愈下”。呀,假期和网课的懈怠,让他们差点儿散了架,就这样,到今天,他们到了真正的“瓶颈”期,我们遇到坎儿了,如若不及时改变,就会一蹶不振。果然如此,第一次测评就差点儿名落孙山了。我特意开了主题班会,分析班级整体情况,那就是大幅退步,优秀依然是优秀,中等靠下的娃娃们又往后退了,这是危险信号,也是警示信号。我们必须迈过这个坎儿。
再出发:坚定信心往前走
我着力改变,功在平时,点滴积累,让学生合力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于是有了班级三个“1”:
一次“加餐”:每日一道题,形成班级专练,学生轮流出题,次日公布答案。(巧用零碎时间)
一次“彩虹屁”:发现身边同学的闪光点(发挥正向反馈)
一次自我反思:总结反思一天的优缺(深化复盘梳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