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年后,当我再次走进曾经就读的校园,坐在阿保的办公桌前,感慨万千。我问阿保后来是怎样当上老师并回到母校执教的?阿保说,那一年我们一届高考整个“剃了光头”,没有一个考上的。回到家想着自己除了读书,干不了什么重活,才想着去复读,考上了大学。而我当时根本就没有去这样想,意气风发的闯进社会,做了一名打工仔。如今回首走过的路,人生的命运逐渐的表现出不同。认真的想一想,为什么当初阿保面对人生转折时会思考判断,而我还处在懵懂之中呢?经过社会、生活的一番洗礼,又为什么有的同学活得风生水起,而我却是如此潦倒呢?看了影片《少年的你》之后,让我想到曾经少年的自己,想起过去,真是不堪回首。
人生的路陈念是一个会读书的高三女生,她的目标愿望是走出去,考上理想的大学。想起自己,我感到陈念(高中生)太成熟了,恐怕连现在的我,思想大概也只能到这样。
陈念的家庭并不好,也不富裕,妈妈在外做生意,常常被人上门追债,她独自一人在家,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普通家庭的孩子,要么像陈念,有自我改变意识。要么混沌一片,以致岁月蹉跎。
现在我时常想,为什么自己那时就没有自救的意识?我一直想不明白?我并不至于笨劣到朽木不可雕的程度。这是命吗?人到中年了,依然不信。为什么会这样呢?
影片表现的问题,情况,比如校园欺凌,关于少年成长背后的故事。我同样经历过。
看影片时,我奇怪为什么会有同学欺负同学?没有利害冲突的啊。我觉得不可思议,想不明白。
实际上,我只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走出影院,才清楚的想起自己读书时也有被学长欺负过。
高中时没有遇到这样的事,在更早的初中,小学时发生过。小学时,课间在学校操场玩,突然来了一群社会上的青年,无缘无故的把我打一顿。哥哥知道了,半路山上拦住打我的青年的弟弟,为我报仇出气。几次互相较量,最后还是爷爷出面,到青年的家中告诉其家长,严历警告才罢休。
上初中时,每天上学要经过县城职业中学,在职中门前,总有一伙陌生的青年人,随意抓住上学的我们,推搡踢踹,在我们弱小的身体上胡乱发泄。那是初一新生的时候,心里好害怕,恐惧上学,走那段路先远远望望,没有人影时才快步通过。幸好不严重,不曾皮肉受伤,自然没有人来过问这个事,直到初三,大概是个子长高了不少,就再没有碰到过。
那是八九十代初,流行“黑社会”。喜欢惹事的青年们,学着电视上,自发成立组织,取“十三太保、八大金刚”之类的响名,一时“横行乡间”。
为什么被人欺负?又为什么那些青年会欺负人呢?被欺负,多是弱小,胆小怕事,懦弱。小时候我差不多是这个这样。从不会惹事,更别说去欺负别人,不曾有过的事。这样性格的养成,多少跟原生家庭的环境有关。而欺负别人的青年,大概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伤害。这群人,在乡间被我们称做混子,小痞子。是不好惹的。多是家庭条件不差的,游手好闲,寻衅滋事。随着我们的长大,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渐渐消失或者投身到另一个人生的舞台。
几十年后,老实人还是老实人,小痞子倒混得不错。老实人,成了没本事,窝囊的代名词。痞子们早混过社会,脑子灵光,倒显得威风八面。
如今社会,校园里仍有欺凌的情况吗?人与人之间,我想,这些只是表面。到后来,我们各人所走的路,形成了我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在每一个节点,看似平常,实际都联系在一起。中年后,才发现人生倏忽短暂。关于少年,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梦想,像深沉的夜梦一样,是那么美,又是那么难以把握。唯有当下,不仅仅只是来尝尝这来世间一遭的滋味,更是要把我们的生活过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