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票房超高,评价甚好,于是我也重新看了一遍。早在几年前,看过贾玲小品的关系,总想着这部可以不看了。看完后,最有感触的点就是想为母亲做点什么?
回忆母亲年轻时候的样子,记忆的闸门只能记起中年时期的母亲,瘦小的身影,一直持续了几十年,唯一增加的是皱纹与白发。也曾听母亲说起,年轻时,她也曾经是胖人中的一员,然而,我却是没见过的。
看完《独居的一年》,露丝对母亲的感觉,让我感受到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我的母亲,一直都在我的身边。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城市,然而彼此的心却贴得很近,舒服又温暖。
约翰·欧文是村上春树的偶像,故事从玛丽恩·科尔失去两个青春期的孩子悲伤度日写起,时间跨度四十年。跨越四十年的故事中,约翰选取了1958年的夏天、1990年秋天、1995年秋天三个部分展开叙述。
1958年的夏天,十六岁埃迪·奥哈尔的暑期工作是给玛丽恩的丈夫特德·科尔(一位童书作家)当作家助理。然而,这一年夏天他的主要工作却是成为玛丽恩的情夫,而玛丽恩也成功抛弃丈夫与四岁的女儿露丝,离开了家。
失去亲人的悲伤,让她看清了自己前半生的生活,不想再失去的痛苦,让她对女儿露丝的爱,不敢表达,最后远走他乡。背着亲情包袱的她,以后的四十年里,靠写犯罪小说来排遣内心的苦闷。好在,她的每一本小说,情夫埃迪都有读过,四十年里,埃迪都试图让露丝读读她母亲的小说,以确定因为抛弃女儿,带来的创伤。
1990年的秋天,故事的主线变成了露丝,此时的露丝已经是一名著名的严肃小说作家。她期待自己每一次的重要时刻,能够再次见到母亲。父亲的葬礼、自己的结婚、孩子的出生,然而母亲都没有出现。
已到中年的露丝,心理渴望母亲的爱。然而,她又不得不遵守与父亲的约定。母亲与父亲的约定中,露丝是属于父亲一个人的。失去母爱的日子里,露丝的小说都会出现二分派的影子,一个是汉娜(闺蜜好友,内心与外表一样狂野),一个是内心的露丝(内心狂热,外表收敛)。这也是露丝内心的真实感受,渴望而不得,谨慎而矛盾。
1995年的秋天,此时的露丝已经经历了结婚生子,儿子的出生,第一任丈夫的离世,都让她开始理解母亲玛丽恩。母亲对她不是不爱,而是害怕再次失去爱,在失去了两个儿子以后,这份爱让她变得越来越承受不起。
远在他国的母亲,没有经历露丝的结婚,也没有经历外孙的出生,而这是露丝希望她母亲能够出现的任何一种重要的场合。
直至露丝再婚,想要卖掉老房子,玛丽恩不知道在露丝心理如何看待自己?通过与埃迪的见面,了解了露丝对母亲的态度,只有生气的时候,她明白,她与露丝彻底和解了。
母亲对于子女的爱,是宽容也是包容,而孩子对于母亲,只有理解了母亲曾经给自己造成的伤害,与自己和解,才能重新接受与理解。经历过才能成长,任何偏执与执拗都是成长的考验,代价就是时间的流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