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曹全既能受命于危难之中,出征边陲凯旋而归,剿灭动乱安抚人心;又能惠政德治,荐贤举能,治理一方,尤其善于风雨飘摇中稳定大局,使老百姓奔走相告,返回故里,生产粮食,稳定时局,形成政通人和局面。
铭文列举他的举措:一是征求故老人才的安邦良策,为德才兼备者开通上升渠道,才尽其用,人尽其能,缙绅欢迎。二是自己买米慰问贫困鳏寡失能老人,百姓尊敬。三是其大女儿及属下制作草药,为人疗好伤,将士拥护。四是退了白茅谷水涝灾害,天灾没有造成人祸,时局稳定。五是兴建官衙,不摊派于民,不占用农时,兴建楼堂馆所,巩固政权。
为曹全树碑立传,是5人众筹结果,铭文最后以“三字经”形式,高度概括、歌颂曹全功绩。
铭文结尾标明碑立的年号和公历时间。
以上乃碑阳内容,共1165个字,字口清楚,在汉隶碑中少见,利于读临。
碑阴是参加众筹的姓名及出资而立册。风格与碑阳出入较大,古朴。
至此《曹全碑》铭文(碑阳、碑阴)解读完毕。
铭文相当于现在的先进事迹材料,其观点、文章结构、重大事件展现等,现在还在沿用,是公文中的事迹材料写法的源头之一,对理解把握先进事迹材料写法有很大帮助。同时,铭文提到的重大历史事件,如“疏勒国”在汉朝已经归顺,黄巾起义,“党锢之争”等,对正史起到佐证补充作用,读史明鉴,影响较远。
此碑起到铭记历史,教化后代的作用,历代文人墨客给予高度肯定。文字采用汉代盛行的隶书形式,是学隶书的必选碑帖,其艺术特征及审美趋向有:
一是风格娟秀又不失大气,由于字3CM左右,线条圆细,但筋骨强劲不做作,气象正大。
二是取法横势,竖式破局,字距左右小于上下,章法有序不局促,气息贯通,用笔万千。书丹者篆草功底作用于隶书中的痕迹依稀可见,融会贯通。
三是碑字不同于现在通行的汉字,文字演化过程为书写者提供创作选项,顺势而为永不过时。
下图:整理部分碑字,逐步进行古今对比。
由于本人学疏才浅,漏洞百出,恳请有识之士批评指正,谢谢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