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上一年级了,上普通公立还是用四分之一的家庭收入读私立?
老公正当中年公司解散,要换工作了,因为行业前景问题想换行业。是做出差频繁收入可以保证家庭开支的工作,还是在武汉找一份工作重新开始?
我是孤注一掷全心做自己感兴趣前期却不一定有收入的事,还是紧紧张张忙忙碌碌继续做没有成长空间的工作?
年底开始,各种变故让人猝不及防。
一步步去调整,很多选择却不知道怎么做。
真的是年龄越增长,快乐成本越高。
我跟老公回忆起我们刚11年刚毕业那时候,我们两个人的工资都只有几千块钱。交完房租不到3000块,我们都可以去旅行去大吃大喝,过得无比开心。
再想起15年的时候,他换行做销售,他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只能拿底薪,我的工资稍微高点。但是我们的孩子却在老家。
我那时候是单双休,我老公是单休,我每个双休的时候,都会坐五六个小时的车回家去看孩子。
平时上班也特别焦虑,觉得生了孩子却不能带在身边,我实在不是合格的父母。
终于,在我找到一个2000块钱的兼职后,我就辞职了,把孩子接到武汉来。那时候我老公的工资还只有三四千块钱。我们还要还结婚生子借的钱。
但那时候我们依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觉得总会好起来的。钱总会挣到的,孩子的童年却不会再有一次。
那时候真的虽然贫苦,却觉得好幸福啊。
后来在一步步努力之下,我们把结婚生子期间借的钱还清了,还买了房。一步步步入正轨。
20年疫情让老公的工作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这两年也发生了很多事,现在时常觉得压力大,每个月最少两万块的固定支出让我们寸步难行不敢有一丝变动。让幸福与激情一点点的被生活打磨的没有那么光亮。
很多次夜晚,我跟老公说,3000块一个月可以过,5000一个月也可以过,为什么现在几倍的收入怎么就感觉这么累了呢?以前想买什么就买,现在怎么紧衣缩食都感觉不够用了呢?
我不喜欢压力大额节奏快的生活,我很多次的跟老公说好想回小城市啊。我的工作是不受地域限制的,这样是不是就会平和很多呢?
最终依然没有勇气回去。
读公立,可能家庭经济就没那么紧张了。脑袋里的弦也不会崩的那么紧了。
读私立,可能更适合我儿子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我观察上一届的朋友,在私立确实学习方式更好和课外拓展更多。
我的老公如果选择出差的工作,就会错过孩子的成长,我们家孩子是高需求宝宝,明确表示不要爸爸出差。
如果选择在武汉,又会面临家庭经济紧张的局面。
有得必有失,我似乎没有了当时家庭收入只有不到5000就辞职的勇气,毕竟现在房贷都不止这么多。
以后的某个时刻,我一定会觉得现在面临的困难不算什么。
所以,此刻,也勇往直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