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
一年一度中秋夜,静坐厅内忆往昔。最爱并非五仁月,独爱漫天孔明灯。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了,感觉好久没有过中秋节了,我坐在安静的客厅里搜索记忆里的中秋节。
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角。那时候的月饼没有那么多的花样,叉烧和什锦月饼是最常见的也最便宜,8毛钱就可以买一个了。五仁月饼是我们最爱吃的也是很难买到的,也比叉烧和什锦月饼贵,要1块5毛钱才能买到一个。
妈妈每年都是买一筒什锦月饼,一筒月饼有四个,什锦的馅是真什锦,冬瓜糖、猪肉、花生、陈皮、瓜子仁,还有一些不知道是什么内容的食物。虽然我们几兄妹相比之下都不喜欢吃什锦的月饼,但一年只有一次月饼可以吃,所以中秋节晚上还是会如狼似虎的抢着吃月饼。
老家中秋节拜月亮除了月饼还有柚子,苹果,桔子和梨。虽然柚子是只有中秋节才有但我最爱吃的不是它而是梨,那时候觉得梨特别甜水分又多,感觉不管有多渴,只要吃上一口马上就不觉得口渴了。
中秋节的美食还有田螺。小时候吃的田螺是真的田螺,每一粒田螺都是我们几兄妹从稻田里捡回来的。临近中秋节,每家每户的小孩子不论是小男孩还是小女孩都会到稻田里,池塘边去捡田螺。捡回来的田螺用井水养几天,每天都换一盆,这样是为了过滤掉田螺里面的泥巴。
中秋节的下午,我和姐姐就会被安排洗田螺。洗田螺也是真的洗,我们捡回来的田螺都是个头比较大的,即使用井水养了几天,有些田螺的壳上还是会粘着厚厚的苔藓,所以我和姐姐都用不要了的牙刷把苔藓给刷掉。刷完苔藓就要用钳子把田螺尖尖的尾部剪掉,这样抄的时候能更入味,田螺肉也更容易吸出来。
到了晚上,我们几兄妹都坐在门口的空地上看天上飘着的孔明灯。那时候并没有明令禁止不能放孔明灯,所以只要有钱,几乎都会买白纸来自己做孔明灯。有时候我们能看到一个孔明灯下面能吊着九个火球,我们叫她九齿灵灯。有时候我们还能见到会喷烟花的孔明灯,我们叫她喷火灯。那时候并没有对着孔明灯许愿的认识,可能是有些地方是这样做的,反正我们那时候并没有这样做。
我们也曾经做过孔明灯,还是九齿灵灯。做孔明灯其实并不容易,买纸要买薄又韧的白纸,孔明灯的边框竹篾要削得厚薄一致容易弯成圆形还要保证不易断。做九齿灵灯的火球要尽量小但又要使火球能吸足够的火油以保证九齿灵灯能飘的又高又远,材料用晒干的柚子皮比烂布要管用很多,我们那时候总是把上一年中秋节的柚子皮晒干然后藏起来备用。
做完孔明灯,自然就是放灯了。其实放灯也是个技术活,要知道九齿灵灯下面是拖着九个火球的,每个火球都吸上了满满的火油,想要升空,那么孔明灯就要做的足够高足够大。那时候我们几兄妹都还在读小学,最高的也就是姐姐也就1米5这样子了,完全不够高,所以都借助叠高的凳子和椅子。我们做的孔明灯是尖顶的,所以放灯的时候要有人扶着灯尖顶,保证灯不会垂下来,然后要有人扶着周围,再有人扶着竹篾做成的边缘,最后是由不怕烫又知道怎么烧火不会烧到灯的人来点火球和烧稻杆,这过程哪一个都不能出错,一旦出错了灯就要在升空前被烧了,所以不管在放灯过程中是热的浑身流汗了还是被烟熏的流眼泪了或者被蚊子叮得到处痒了都要忍住,直到孔明灯升空。
一旦孔明灯安全升空,我们就兴奋到一边大叫一边蹦跳,好一会才会停下来看着孔明灯越升越高,越飘越远直到我们看不见才又关注其他的孔明灯。当放完灯,爸妈们都叫我们去睡觉的时候我们都会往村尾的晒谷场跑去,因为我们知道那里有很多的小孩子在那里,在那里观察哪个孔明灯会灭掉后掉在附近好让我们去捡,我们也知道爸妈们都不会跑去哪里拖我们回家,我们这些小孩子都会去哄抢掉地上的孔明灯,直到深夜才回家去睡觉。
现如今,每年的中秋节都没能回老家去过,在这城市的上空,霓虹灯亮的连星星我都看不到。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孔明灯也早就已经禁放了,我想即使回老家过中秋也不一定能看到孔明灯了吧?即使有也看不到九齿灵灯和喷火灯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