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读书
边城:游走在沈从文笔下的爱恨

边城:游走在沈从文笔下的爱恨

作者: 一朵开心的向日葵 | 来源:发表于2019-05-09 12:47 被阅读5次

    沈从文曾说过:“很多人看我的书近似买椟还珠:你们欣赏我故事的清新,作品背后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欣赏我文字的朴实,那背后蕴藏的悲痛也忽视了。”

    边城:游走在沈从文笔下的爱恨

    看完《边城》这本书,再想想这句话,若有所悟,好像确实是这么一种味道。

    沈先生故事的清新、文字的朴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作者笔下的茶峒山城,是一个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境小城,在故事里却仿佛真正成了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安静角落。

    翠翠住在山里。那里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充满大自然纯净原始的气息,门前是一条河,深潭清澈见底,水中游鱼如浮在空中,两岸篁竹青翠欲滴,背倚青山,屋崖边上长满了一颗颗虎耳草。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单纯天真又充满大自然灵气的翠翠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成了一个十三岁的妙龄少女。爷爷是负责摆渡的老船夫,为来来往往的行人送渡一生,却从不求回报,在难却盛情的收下过客的一枚铜板后会转送一大把的烟草叶。她和爷爷在那山、那狗的陪伴下,悠然的平静的将日子一天天打发掉,把岁月过成了一首恬淡的诗。

    边城:游走在沈从文笔下的爱恨

    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整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从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

    不得不佩服沈先生对生活的感悟力和他那富有敏感触觉的一支笔,能不着痕迹地将如此琐碎的日常生活刻画得如此灵动鲜活,饶有情趣和诗意。

    边城:游走在沈从文笔下的爱恨

    在铺天盖地的灰土和钢筋水泥的城市里长大的我们,对这样清新的田园生活如何不羡慕不唏嘘?这样的生活平淡如水却自有芬芳,没有压力没有攀比没有妒忌没有假丑恶,桃花源的理想生活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而故事中的男主角天保和傩送就住在热闹喧嚣充满生气的小河街,那里有妇人聚集的吊脚楼,有商旅往来的客栈,有卖烟酒肉类的小贩。这里的人充满人情味,重利也重义,就连世俗最为不齿的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她们可以为了生计接待四川商人,也可以把所有的眼泪快乐牢牢地系在归期不定的水手身上,有着古代女子“拼将一生休,尽君一日欢”的勇气和无悔,“较之讲道德和廉耻的城市中绅士还更可信任”。

    民风淳朴得如世外桃源,人们受这自然的社会的影响,性格也直爽,他们表达爱意直截了当,绝不唯唯诺诺。天保看上了翠翠,就直接和爷爷说;弟弟恰好爱上了同一个人,也直接和哥哥挑明,并公平竞争。但是沈先生的惯用手法,貌似就是用朴实隽秀的文字先铺垫这样一个清新的故事背景,然后浑然不觉地将我们引入悲痛的故事背后,待我们反应过来,不禁扼腕叹息感慨万千。随后的情节中,哥哥天保因为得不到翠翠的回应而离开,意外死去;弟弟因为觉得哥哥的死与爷爷有关,不能释怀爷爷,也不能面对翠翠,也选择离开;爷爷为一个秘密痛苦着,因为和顺顺船总的误会,在挨了一个“闷拳”之后,溘然长逝。至亲至爱的人一个个都离去了,唯留翠翠在屋下无尽的等待……

    如此美好的背景开头,为何不用美好的情节结尾?

    边城的人民可以大胆示爱表明心意,为何不能勇敢明白地拒绝?翠翠如果能早一点表明心意也许就能挽回悲剧。为何凡事不能寻根究底查出事情的真相?傩送如果能和爷爷好好谈一谈也许就能明白哥哥的死与他无关,也许就不会远走。

    船总顺顺都能弃军从商,过寻常老百姓的生活,为何翠翠的父亲不能弃军从渡,和翠翠的母亲相伴一生,或渡船或谋一份职业,一家四口和和美美过这一生?

    也许因为边城的人民因为太和善所以太扭捏,沟通不畅的无奈遗憾下,情节就这样往悲剧方向发展。

    边城:游走在沈从文笔下的爱恨

    《边城》也让人想起沈从文的另两个短篇小说,《三三》和《贵生》。

    《三三》中,同样是清澈见底的流水边上,在水里大的多的可以跳到怀里的鱼儿的陪伴下,三三长得甜美又无邪,她与母亲相依为命。到了对爱情懵懂的年纪,爱上了一个城里来疗养的少年。而少年对她也是意甚恋恋。三三对此即充满期待,又忐忑不安。心向往之,又口是心非。被撩拨起的心事,欲言又止的羞涩,梦境里的欢乐,对假想情敌情不自禁的嫉妒,如此种种,像极了偶像剧中喜结良缘的前奏。最后,笔锋一抖,少年因犯病突然逝去。三三和母亲始料不及,叹息之情绕梁于读者的心中。

    《贵生》里,勤奋能干贫穷却硬气的少年贵生喜欢了杂货铺老板的女儿金凤,“三月里他给她摘大梅,六月里送她枇杷,八九月里还有当地出名、样子像海参、瓤白如玉如雪的八月瓜,尤其逗那女孩子喜欢。”金凤也钟情于少年,“见了贵生,很有情致地含着笑看了他一眼,表示欢迎”。如此男情女意多美好的一对呀,无奈男没有及时表白,女还来不及等候,就匆忙地被迫嫁给了五爷,与少年擦肩而过。

    理想的伊甸园不复存在,梦中的桃花运永远消失。沈先生好像因对故乡逝去、物非人非的哀叹愤慨无处发泄,故意将美好的故事毁了给人看,这样才能留下永恒的记忆似的。

    这或许就是沈先生作品背后的热情和背后蕴藏的悲哀吧。

    我送呈你热情,还予以你悲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边城:游走在沈从文笔下的爱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hw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