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来,“死无葬身之地”,才是最美好之地 ——《第七日》读后感

原来,“死无葬身之地”,才是最美好之地 ——《第七日》读后感

作者: 如果zhj | 来源:发表于2019-09-28 23:32 被阅读0次
原来,“死无葬身之地”,才是最美好之地 ——《第七日》读后感

这本书,搁在书柜里,一直未拆封,几次捧在手中,又放了回去。

畏惧。

知道这是一本描写死亡的书。读过《活着》,深怕再沉浸在那种被苦难与绝望压迫到窒息的感觉中,迟疑着一直未去阅读。

这次出差一周,我终于把它装进了行囊中。那天夜晚,我调整了一下呼吸,翻开了卷页。岂料,一页接着一页,迫不及待地读完了。

主人公,杨飞,四十一岁,孤苦伶仃,因煤气爆炸意外死亡。

死后的七天,杨飞灵魂游荡,目睹了人间正在发生或以前发生的荒诞又超现实的一幕幕。

第一天,殡仪馆候葬厅,令人震撼愤懑。

原来死后的世界一样是等级分明的。普通厅、贵宾厅、豪华厅;国产炉、进口炉;几百几千几十万的骨灰盒;大小规格不同的墓地,更有没有墓地永无安息之地的灵魂……

领导死了先烧,领导进殡仪馆要交通管制,交通管制引发了那么多死交通事故那么多人冤死……

第二天,第三天……

杨飞邂逅了一个个惨死的灵魂,熟悉的,陌生的;自杀死的、车祸死的、强拆死的,卖肾死的、病死的……

同“活着”一样,这里的每一个故事也都令人揪心,生活的苦难,社会的丑陋雨,小人物的无奈,让人绝望。

不同的是,《第七日》,绝望之中又处处彰显着温暖与真情。

养父对杨飞奉献了一生甚至不惜去早死;

伍超为鼠妹的墓地卖肾;

李月珍对杨飞以及那些小婴儿的关爱;

最是那个“死无葬身之地”,颠覆了我的预期,充满爱的温馨,竟是那般美好,那般祥和,那简直就是佛家的西天,亚当的伊甸园吗?在“这个世界”里,饱受生活苦难的人们都得到了慰籍,杨飞也终于找到了他的养父。

悲剧之中有温情,绝望之中有希望。或是余华的善良与悲悯之心,希望着受苦受难的人们最终能有一个温暖的彼岸吧。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祈愿“死无葬身之地”的人们都能到达那片祥和平安之地。

《第七日》,值得一读,推荐给你。

相关文章

  • 原来,“死无葬身之地”,才是最美好之地 ——《第七日》读后感

    这本书,搁在书柜里,一直未拆封,几次捧在手中,又放了回去。 畏惧。 知道这是一本描写死亡的书。读过《活着》,深怕再...

  • ☀️5月札记☀️

    颠倒的众生,死无葬身之地成了永生的乐园,人间才是地狱。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的一切的...

  • 死无葬身之地的美好

    除却偶尔的情绪失控,我争取我的文字里出现更多情感是开心与平静。 毕竟,安详,这个曾经被我嘲笑,被我认为象征衰老、没...

  • 2018-12-02

    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死无葬身之地!

  • 无标题文章

    简书 不遵守秘决,死无葬身之地。

  • 第七天—余华

    那里是什么地方? 死无葬身之地。 死无葬身之地就是最后的安身之所,处处存在这种反转,描写了各种令人绝望的故事,但是...

  • 读书写感受,消遣 记录

    2016年5月13日 #读后感#余华在《第七天》里,讲述人在“死无葬身之地”过着人人死而平等,无痛无苦无恨无仇的“...

  • 2017-10-30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没有婚姻的爱情死无葬身之地

  • 无标题文章

    结婚是爱情的坟墓,但不结婚,爱情就死无葬身之地。

  • 作死

    不作不死, 作死不知死, 死无葬身之地的家庭纠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死无葬身之地”,才是最美好之地 ——《第七日》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jx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