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困惑:
又迷茫了,我该怎么办?
到底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我好像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怎样才能培养兴趣?
我们很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知道「我想要什么」的答案,认为这个答案可以靠自己「想」出来,但却从未想过真正关键的问题:
「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陷入迷茫?」
「为什么我找不到“自己想要什么”的答案?」
是否存在一个通用的、适合每一个人的模型能够解决我们生而为人的迷茫呢?
有没有,我现在还不知道。
但我确定的是,如果有,这个模型一定绕不开的是:了解自己。
part 2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那么这世上的所有人终其一生的追求两个字足以概括,那就是:
幸福
如何得到幸福?
有钱就等于幸福吗?显然不是。
金钱是得到幸福的工具,赚钱是手段,绝不是目的。
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幸福公式:
幸福=效用/欲望
所谓效用,就是指人们消费某种物品时所得到的的满足程度,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个人财富。欲望,就是内心的期望值。
那么按照这个公式,我们想要得到幸福,有以下两种最基本的途径:
一是在期望值维持稳定的情况下,提高效用,也就是增加个人财富;
二是在个人财富维持稳定,也就是不会突然变穷,也不会暴富的情况下,降低期望值。
有的人可能会说,精神方面的幸福跟金钱没关系。但事实是,任何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事情都需要金钱的支撑。遇到心仪的爱人,精神方面获得短期的幸福,而期望长期维持这份幸福、期望在一起愉快、浪漫、没有压力的生活,那就必然需要足够的财富支撑。
那我们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不就可以了吗?
然而社会的现实总有一天会让你明白:
知足常乐,大多时候只是无力改变现状的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相信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并不想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前提是,你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不是为了攀比,而是发自内心的需求。)
那么,对我们来说,保持幸福最好的方式是:
控制自己合理的欲望,同时努力获取个人财富的增长。
怎么判断欲望是否合理?可以利用反向思维。
比如在想买一个对自己目前的经济水平来说非常贵的包包的时候,反问自己一下,如果不买它,会导致自己不幸福么?想必,一个包包还没有那么大威力吧。
part 3
提到欲望,就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个问题:
你理想中的人生状态是什么样的?
所谓人生状态,就是贯穿你未来的一生直到80岁、90岁的状态,包括家庭、工作、财务、朋友、宠物、生活的城市、业余时间等各个方面尽可能全面地想象。真实生活中会有什么,这个想象中就要涵盖什么内容,尽可能考虑到细节。想象的时候符合客观逻辑即可,不用特别考虑经济限制。
重要的是,想想那些需要工作的时刻,需要你创造价值的时刻,那才是占据你人生大部分时间的事情。
在这个想象的人生状态中,你每天在做什么?
以我自己的期望为例:
每天6、7点钟起床,和家人一起吃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花10~20分钟骑自行车或者开车到公司。
早晨和同事简单探讨一下最近的工作,便开始专注于手头的任务。中午和同事聚在一起吃午餐,顺便聊聊天,饭后找个沙发或躺椅小憩一刻钟,恢复一下精力。
下午继续2~3个小时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然后花30分钟~1个小时和领导、同事交流项目进展、讨论问题等,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前,回顾、梳理一下自己当天的工作结果和收获(可能是按需求完成了一项工作任务并输出了预期的结果,可能是学习到了新的知识或技能,也可能是在和领导、同事交流过程中获得了新的观点和认知,也可能是接触到了一个很有意思或者很优秀的人)。
下班后,若时间尚早,便到菜市场/超市买一些菜,回到家后为家人做晚餐,若下班时间稍晚,便和家人一起到家附近的餐馆吃饭。
晚饭后,花30分钟~1个小时,到外面散散步或在家里做一些运动锻炼身体,或偶尔和家人一起看一部电影。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在晚上11点左右进入梦乡。
平日空闲或每个周末,花一点时间看书、撸猫,或写一写文章分享一下最近的收获、经验和感悟。
这,就是我理想的生活。
如果你完整看完以上描述,会发现我是一个欲望值相对比较低的人。
事实的确如此。
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但不同的是,我欣然接纳了平凡的生活。我懂得了,做什么,才会给自己带来幸福。
平凡不意味着平庸,我们依然可以选择认真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享受好当下的生活。
—— END ——
日更365天
第4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