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参加完同学或者朋友的婚礼,替他们高兴的同时,我的内心生出许多悲伤情绪。我自认为自己不是太过怀念过去或者伤感的人,已经很少写回忆的文字。
和朋友的谈话碰撞出各种想法,关于理想与现实、过去和未来、家庭和社会种种。每一个话题都不轻松,每一个都值得细细斟酌,生活从来不缺模板,缺的是适合自己的那条路以及走下去的信念。
同学说,我很天真;朋友说,我很自我;老师说,我很虚无缥缈;我说,我未定心性。常常觉得自己原地踏步,而他人已转入常规人生的新阶段,难道因此而乐极生悲?我不断突破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力的驰骋塑造了自我空间,让自己慢慢成长。我保护了自己,让自己尽量不受外界干扰,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有时候我对很多事情很淡漠甚至让自己看起来无情。
生活与我是疏离的,融不进生活的我,不断在挣扎,挣扎在生活的边缘,久而久之满身戾气,眼界变窄,格局变小。一颗对世界的好奇心迫使着我离开,离开自己的舒适区,离开自己的惯常之地,离开眼前的小环境,去接触不同的人以及看看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氛围,想象力无法抵达的边界就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
感受很重要,淡漠不代表就是麻木,感受让自己更加轻盈与柔软,褪掉身上的火气,获得安静的力量。心性的成熟是平和的,平和的内心产生从容,不慌不忙。我寻找安静的力量,时间必能沉淀出理想的自己,就像贝壳孕育珍珠一样从来都不简单。
生活总是朝前走,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当理性思考以及自身认知所限无法解决自身的困惑,我开始寻求和尝试不同形式,在不断尝试过程中多么希望自己能多那么一点点天赋,不用那么刻意和费劲。无非就是对这个世界仍充满了好奇心和向往,不断思考自己和自己、和他人以及和世界的关系,我努力去做的就是建立起这些联系,并在这联系中观自身和他人,进而达到自我塑造的目的。
每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原生家庭的影响常常成为争议的话题。一个人可能一生都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但也不用过于自暴自弃,将自身存在的问题归因于原生。人是一种可塑性非常强的生物,自我塑造是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境况的方式。
人在不断反思与适应过程中,不知不觉跨过了心中的那道坎,或许在某个时间节点,听到别人提起,心下仍会咯噔一下,但内心已足以承受。
常常害怕自己对于世间的一切失去了渴求的欲望,那挣扎的意义就变得没有意义,如堕深渊,无法自救。自己所建立起的一切联系都是为了自己拥有活下去的信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