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月内终于看完了第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这才是心理学,有以下几点感悟,还是做一个总结吧。
1、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概率世界里,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大概率趋势的。但是很多时候,你是不是在这个大概的趋势里,并不是肯定的,这是取决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说付出就会有回报,但是你在不在那个回报的范围内。大部分是取决于你在付出的时候,是否比别人多做了那么一丁点,如果说你多做了那么一丁点,就会增大你进大概率趋势的可能性。
2、警惕生活中的鲜活性的例子,为什么我们都会比较容易接受鲜活性的例子呢?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有一种倾向于利用更容易获得的,能够用来解决问题或者是作出决策的信息。尤其是现在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社群和课程。会用某几个鲜活的例子,别人学成的样子来贩卖这种焦虑。当我们在接触这一类信息的时候,往往更需要多思考一点。
3、有很多事情看起来像是因果关系,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可能他还有其他的变量影响。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在看待一个问题。更应该多想一想,这是唯一的因素吗?是否背后还有其他的原因?
4、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其实这个观点,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会运用的更广,当我们在某件事情上面做的决策是错误的,或者是在某件事情的处理上面是错误的。对于已经产生的错误,我们多半只能采取接受的方式,为什么是接受呢?因为只有接受了你才知道原来的那条路上走不通的。这样子才能找到更正确的方法,用现在比较流行词是试错。
5、避免安慰剂效应,什么是安慰剂效应呢?假设有一种药。你不知道他是否真对于你的病情是有用的,但是医生给了你这样的一个说是新药的药物给你。这样的测试下来之后,我问这个药是否真的是针对于你的病情的被试者,都会说有效果。这就是安慰剂效应的简单解释,同理,我们对于学习是否也是安慰剂效应,应该慎重识别,怎么识别呢?例如当你在看书的时候,你是真的在看书吗?你真的有在思考吗?还是说你只是觉得你自己在那里看书,你自己就有一种满足感,这就是一种安慰剂效应。
网友评论